剪纸校本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剪纸校本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任超社

任超社

〔摘要〕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造型活泼、生动,材料简洁,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便于小学生操作。通过探索与思考剪纸文化课程,为学校特色办学探索新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剪纸教学校本课程探索思考1课程建设的背景1.1条件分析。一把剪刀一张薄纸,开发剪纸课程,培植剪纸文化,使生活在“卡通”和“网络”时代的孩子从小就有机会亲近民间剪纸艺术,热爱并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剪纸艺术不仅是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和民间美术的重要手段。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造型活泼、生动,材料简洁,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便于小学生操作。通过探索与思考剪纸文化课程,为学校特色办学探索新的策略和途径。

1.2价值意义以及理论构想。通过开发学校剪纸课程,能使学生在亲近民间剪纸艺术的过程中,加深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在掌握剪纸技能技巧的活动中陶冶性情,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对剪纸这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建设。

2课程目标2.1学生发展方面。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学习剪纸的造型语言,掌握剪纸的制作步骤,学会植物、动物、人物的剪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面传身授,集体辅导及作品欣赏,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创造实践,逐步掌握剪纸的制作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表现、美化生活的能力。

2.2学校发展方面。学校剪纸文化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积极构建地域性的课程文化特色,逐步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校本课程。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其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引领者,同时形成办学特色。

3选择剪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和办学特色的动因3.1剪纸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一种大众化的草根艺术,全国各地都有。

在我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内地河南、陕西一带移民,民间就有剪喜花的传统。逢年过节,许多人家都会贴剪纸元宝、福寿字等以图吉祥。在各个连队里,许多妇女都会剪纸、爱剪纸。因此学校开展剪纸教育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

3.2剪纸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①从传统剪纸内容来说,反映着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②培养细心、专心、耐心的学习习惯、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非智力品质。③剪纸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有“所剪即所得”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容易获得成功感。

4剪纸活动课程实施内容4.1设置依据。课程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进行编选。

4.2各年级具体学习内容。目前,我校在1~4年级中开设了剪纸校本课程,5~6年级中开设剪纸兴趣活动课。我校学生基本做到“人人会剪纸、人人爱剪纸”,学生在剪纸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剪纸欣赏与创作过程提高了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

4.3有待开发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剪纸特色教育学校的创建历程一般都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以剪纸兴趣小组为活动形式的初创阶段。二是以剪纸课程为教学形式的普及发展阶段。在初创阶段,学校根据师资优势在有剪纸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中开展剪纸课外兴趣活动,一般以培养剪纸特长生参加比赛、举行展览、扩大学校知名度为教育目标。

学生的剪纸学习仅仅停留在“剪纸技术”的学习,而没有从更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拓展剪纸教育内涵。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5课程的实施与评价5.1剪纸活动课程实施原则。①循序渐进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主体性原则。

5.2剪纸活动课程实施途径。①我们从学校剪纸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人文追求两个途径开展具体的实施创建工作:②剪纸活动课程要与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发挥剪纸作品的文化承载功能。

着重要做好“四个一”工程:即学生有一本剪纸作品集,教室有一个剪纸园地,校园有一个剪纸长廊,学校有一个剪纸网站。

5.3教学评价建议。第一学段:①是否对剪纸艺术感兴趣。②能否利用剪纸工具材料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③是否会剪角花、简单的连续纹样。④能否整理收拾活动后的场面、安全地使用和传递剪刀。第二学段:①能否大胆使用不同材料及各种方法进行剪纸创作,表达自己的感受。②能否积极地参与剪纸活动。③是否会连续对折和非连续对折形式的剪纸。④能否举例描述民间剪纸“以形涵意、寓意象征”的特点。⑤能否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对民间剪纸形式进行的讨论分析,并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⑥能否安全使用不同的剪刻工具。第三学段:①对剪纸活动是否保持积极的兴趣。②能否综合剪纸的不同造型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突出自己的创意。③能否剪出2种以上的既定俗语纹样。④能否通过讨论,以小论文形式对典型的民间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表述。⑤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述出剪纸与其他民间美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⑥是否主动运用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进行馈赠交流、美化周围环境,促进周围人们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6课程的实施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通过教学激发引导了学生的想象力,剪纸的创作不再是无源之水,而是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无论从内容、形式来看,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如讲解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讲述生动优美的民俗文化故事等,培养了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治了情操。

作者单位:兵团第十四师224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