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疗效评价

罗广

罗广(广东省增城市新塘医院广东增城51134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6-02

【摘要】目的讨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观察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期间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健康教育路径组在患者依从性、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良好辅助手段。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目前糖尿病教育尚无固定模式可供参考。我院2005~2009年期间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治疗方案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10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100例使用健康教育路径,两组均于入院后开始进行糖尿病宣教,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两组患者依从性、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2评价标准从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评价,以本院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调查表评分为指标(100分制)。①问答表要自行进行设计,主要体现出知识的表述情况和护士的技术情况。②对患者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和行为进行评估。

1.3健康教育的方法

1.3.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参照美国护理工作模式进行研究[1],制作宣传手册,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也要与家属交流,接受反馈完善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

1.3.2健康教育路径内容(1)一般护理及心理教育:包括入院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让患者学习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饮食运动治疗教育:我们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身高、体重、活动度、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食谱。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喜好的运动方式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运动为治疗本病重要措施,可增加组织利用糖,使血糖降低。(3)糖尿病患者自我保护,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足部护理;检查有无水肿、皮肤破损,定时修剪趾甲,鞋袜宽松。及时处理表皮破损。(4)并发症的防治:急性并发症中包括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眼病变及神经病变。教育病人这些并发症的诱因及临床表现。住院期间教会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及使用胰岛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在依从性、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x-±s)

组别n依从性(分)知识掌握(分)满意度(分)

观察组10095.25±1.29△98±0.77△94±0.58△

对照组10085.21±1.0183±0.9484±0.6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上表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在依从性、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和自我监测5个方面[2]。传统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制定教育目标,以完成目标为目的,方法简单,未能充分双向互动,同时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并发症较多,每一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角色、社会经历不同,这些方面的差异化造成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收效不佳。

健康教育路径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整体式护理,特点为: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规范常规诊疗操作。目的在于降低医疗的成本,缩短治疗过程,追求最佳疗效。健康教育路径是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导,制定并实施了医护均认可的标准化流程,所有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沿着路径的内容进行,并由责任护士具体落实,保证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连贯性,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不但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地按照路径流程工作,同时也可使患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避免了护士实行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弊端。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渐健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将带来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充分理解并掌握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卞正霞,田莉梅,王霞.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9):52.

[2]潘长玉.加强糖尿病综合防治,努力减轻糖尿病负担[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