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问题与对策

/ 3

高校贫困生问题与对策

陈春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突出。通过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产生及现状加以阐述,在对高校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及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现状;界定;对策

自我国实行高校收费并轨以来的十余年,缴费上大学的非义务教育观念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我校中贫困生数量大大增加,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1高校大学生的贫困现状及原因

高校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少数大学生又称作特困生。由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划分贫困生的标准也不是惟一的。根据平均水平,高校贫困生的标准应该界定在家庭人均月生活费不足100~150元。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高校贫困学生数量有较大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而出现的。探究贫困生的成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的影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经济体制的变革分别经历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的急剧变化,整个中国社会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导致了许多农村学生和贫困阶层的子女负担不起高等教育费用。二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1994年以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以来,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高校收费逐年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凸现出来。据统计,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世界151个国家的排名中位居149位,低于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而普通高校学生的平均学费,却从1994年的800元上升到2003年的4500元。近几年,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的基数进一步增大,贫困生群体的数量也越来越大。

1.1学费的逐年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超过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上去了,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跟上。从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到2003年,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加2.3倍,但政府拨款只增长了1.4倍;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均公共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2900多元,下降到2005年的2200多元,有的地方生均公共费用支出甚至只有两三百元。大量学生入学与政府投入不足形成的矛盾,必然使高校产生相当数量的贫困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约为4140元,这只是平均数字,事实上在一些偏远地区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以这样的收入水平负担一个大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后已是所剩无几,更何况在许多农村家庭不止一个孩子上大学。较低的收入与高昂的花销相比,自是显得十分窘迫。

1.2家庭经济困难也是高校贫困生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贫困生家庭因素主要有:一是地区整体贫困。地区整体经济落后是全国范围出现贫困生现象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程度决定着贫困生的状况;二是父母是农民或无职业者。从调查资料分析,父母是农民或无职业者,造成家庭无固定收入,使他们在校期间在支付学杂费或最低生活费方面发生困难,这种情况占贫困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三是家庭无劳力。这些贫困生家庭要么是父母年迈,丧失劳动能力,要么是父母双亡,根本无劳力,他们在经济上无依靠,在校期间生活很艰难;四是疾病及意外事故。这类贫困生中,有的是家庭成员得了重大疾病,负债累累,难以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有的是因意外事故造成家庭成员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经济拮据,放弃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有的因遇上水灾、火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而发生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五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由于大多数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方式落后,养老保险和其他生活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加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多子多福”等观念的影响,使得这些地区出现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这种贫困生在高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六是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和单亲家庭比例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城镇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这些失业人员除了本职工作技能外,几乎没有其他方面专长,失业后很难一时找到创收的渠道,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按期如数缴纳孩子的学费更是困难。同时,目前高校中还有相当比例的单亲大学生,造成单亲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去世(甚至父母双亡),另一方面是目前逐渐增高的离婚率。这部分学生基本上不能从家庭得到充分的资助。

2界定存在的困难:“贫”与“贫困”一个界定的困扰

一般来讲,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另外一个不得不忽略的现状是,我国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正得到普遍地改善,这就决定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来自农村“贫”而不“困”的家庭,谁属于贫困生,这恐怕是摆在所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2.1贫困生认定依据有待于继续完善

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存在着明显缺陷:调查表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内容均由学生自行填写,虽然加盖地区民政部门的公章,但是这种了解也毕竟是片面的。首先,一个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虽然身居城市,基本水平高于农村,但家庭存在孤残现象,不是简单用家庭年收入标准可以衡量的。其次,因为县级民政部门(调查加盖公章要求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了解的局限,不排除存在少数弄虚作假的现象。这就决定了,在贫困生认定依据方面,我们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高校贫困生工作从其工作本质来讲,不应该从高校开始,在学生中学阶段就应当建立种种资助的预备资料,这类资料归入学籍档案,因学生在中学阶段小班容量的环境中,生源地的基础上,资料的搜集更为简易也更为真实可信。在学生档案中一般只可以看到学生高中时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对于家庭情况的反应则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涉及,而高校一个系的学生往往来自五湖四海,教师要实地了解的可能性很小。

2.2贫困生认定程序的科学化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本程序是:特困生、贫困生每学期评一次,并且在开学的第一个月进行评定工作。申请特困生、贫困生的同学在开学的前两周应写出书面申请,持有关证件,经小组推荐,班评定委员会讨论,班主任审核,所在院系同意,申报到学生工作处,这一程序旨在层层把关,力求认定的民主性。但是,这一程序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受到多方面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困扰。学生的人缘、学习成绩,甚至是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成为影响认定的因素,少部分班级出现了老师和学生各持一词,最后只好按学习成绩排定贫困等级,部分存在沟通障碍的贫困生根本得不到应有的资助。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提醒我们,贫困生的认定程序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平台建设滞后。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支撑,以适应现代高校贫困生认定、管理、跟踪、调查和分析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建立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绝不能停留在纸制档案上,而应利用现在校园网络系统实现科学化管理,例如通过校园卡跟踪了解学生的真实消费情况。

3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3.1国家方面

第一,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2006年3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些代表团的审议中,胡锦涛强调,要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加大政府助学力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国家将继续实施“奖、助、补、减、免”等制度。有关政策的受益面和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第二,把解决贫困生问题与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些地区急需人才而又往往得不到所需要的人才,还有一些行业性的人才缺乏。而目前有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想成才而又苦于没有条件,如果我们把目前我国的这一发展战略与解决贫困生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一举两得”之功效。由政府出面担保,贫困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及《贫困证明》到家庭所在地银行或学校所在地银行贷款,享受此贷款资助的学生,毕业后须到“西部地区”或“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国家急需人才的其他地区或行业工作一定年限,并在媒体公布,比如:这类学生具体应到哪些地区、哪些行业等等,以尽量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履行这一义务的学生可免于还贷,不愿履行这一义务的学生,到毕业时应按相关规定还清贷款。

3.2学校方面

第一,认定贫困生资格,建立贫困生详细档案。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管理力度和贫困生数量的多少直接相关,因此,在确定贫困生时要持谨慎态度,贫困生要经过本人申请,班、系、校层层审核最终确定。但是由于贫困生群体中有许多同学出于面子等原因,往往并不主动向组织提出要求,而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困难,甚至有个别比较富裕的同学却出于利益而争取各种资助,造成有限的助学帮困资源并未完全落实到真正困难的学生头上。为此,高校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专门的助学帮困中心,完善贫困生确认的基本程序,特别是要强调深入了解贫困生在校的实际生活消费情况,以求对贫困生的认定做到准确、合理、全面。

第二,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高校要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成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机构,帮助困难学生在校内后勤服务部门寻找助学岗位,如餐厅服务、校卫队、校园清洁绿化、图书资料整理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贫困学生到校办产业、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他们在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树立起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信心。

3.3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助学

高校贫困生越来越多,仅仅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助学,争取吸纳社会资金,建立贫困生基金。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分散、临时捐款活动虽然不少,但由于经常性的规范渠道没有建立起来,不能解决持续性问题。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系统性网络和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在高校设立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或助学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的竞争,使扶贫帮困更有针对性。在税收政策上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高校贫困生的捐助。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成立大学生济困基金。对于企业捐助者,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税前列支;对于个人捐助者,可以根据其捐助的数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免除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引导企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专门提供给大学三年级以上和研究生二年级以上贫困学生实习,适当提高实习补贴。对于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和大力表彰。

3.4学生方面

第一,扶贫先扶志。解困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层面,即贫困生个人。贫困生个人首先应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实力走出困境。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的同时,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学习。要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经济虽然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只有立志成才,自强不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沈阳大学的胡忠伟、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强、云南大学的郭行宗、河南中医学院的白云苹,特别是“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洪战辉,都为贫困大学生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二,加强学习扶贫,重塑自信。高校贫困生大多有顽强的学习毅力,但由于他们早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形成的学习习惯、方法欠佳。进入大学之后,逐渐在计算机、英语听力等一些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中显露出差距。又因囊中羞涩,无钱购买电子词典等学习用品,导致高校贫困生学业上的困难日渐突出。教师平时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耐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请学习优秀的贫困生介绍如何树立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对贫困生学习的“扶贫”,争取让他们保持学业上的优势,有利于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三,加强心理扶贫。高校要重视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让贫困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心理咨询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行为。因此,高校应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并以此为骨干力量长期为贫困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开展多种方式的咨询活动。学校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形成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多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校园里营造鄙弃奢侈、平等团结、崇尚简朴的气氛,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觉和自卑意识,为其提供锻炼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琼,李海山.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6(4).

[2]牛丽华等.高校贫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小丽.对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刘礼明.关于构建贫困生社会化资助体系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6).

[5]张俊.高校贫困学生工作之我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Z1).

[6]胡锦涛.加大政府助学力度,促进教育协调发展[N].新京报,2006-03-10.

[7]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