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小夹板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孙红梅

孙红梅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关键词】骨科护理外科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04-02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特制夹板做外固定物,间接固定骨折部位,使骨折或脱位在愈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对位。因其固定一般不超过关节,所以关节仍可伸屈,有利于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并可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是目前骨折外固定治疗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16~4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8岁。

1.2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小夹板固定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根据骨折部位及患者体型情况,选择合适的小夹板、纸压垫、绷带及布带。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平面,利于肿胀消退。对夹板外固定的新病人应实行床头交班,重点观察患肢血运情况。特别是开始3天之内。如果发现肢端发冷、肤色发紫、感觉迟钝,手指或足趾不能主动活动等情况,说明血运障碍。应立即松解夹板,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观察夹板固定布带的松紧度。捆夹板布带的松紧,以能上下移动lcm为度,如移动超过1cm,说明布带松弛;如不能上下移动,说明布带过紧,应立即调整。观察疼痛变化,辨别疼痛的性质,如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指导病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活动肢端手指或足趾;做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做未固定关节的屈伸运动。功能锻炼町以促进全身及患肢血液循环,改善骨折部位营养代谢,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快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2.2对症护理

2.2.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危害最严重、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小夹板固定后密切观察肢体末端皮肤色泽、肿胀程度和感觉。一旦肢体血运障碍,应及时松开加压横带,如血运改善,待肿胀消退后重包小夹板;如血运无好转,应切开减压,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随时观察夹板包扎是否过紧;术后肢体肿胀不断加重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骨折复位时反复粗暴的整复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交待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教会其观察血运的简单方法,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2.2骨折端移位其主要原因为小夹板固定松弛或肢体消肿后小夹板松动,压力垫放置不妥当,患肢体位摆放不当,功能锻炼不正确,去除夹板过早,未能按时复查。骨折整复满意,用夹板固定后应立即拍片复查,了解骨折对位情况和压力垫位置是否妥当。注意保护患肢,减少搬运病人。搬运时应注意患肢的摆放,包扎小夹板时应松紧适度,以保证固定效果。患肢消肿时肢体变细,布带松弛,使夹板失去固定骨折作用,应及时调整。每天检查加压横带及小夹板的松紧度,病人及家属不得擅自做主去除夹板,应由医生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决定,以免发生骨折端移位。

2.2.3压迫性溃疡矫正成角或侧方移位,在内衬加固定垫矫形固定时,加压垫压力局限,矫形压力较大,容易产生压疮。采用小夹板固定,需用加压垫矫正骨折畸形时,宜用棉花或棉布垫做加压垫。面积应稍大,包扎时适当用力,不能太紧。重视病人的主诉,认真检查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如果出现局部持续性疼痛,可将加压横带稍微松解、减压,一旦发生皮肤红肿、水疱形成、有表皮破溃的征象时,应针对病因妥善处理。

2.3健康教育

上小夹板的患者需回家修养时,应向其本人及其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介绍骨折愈合的进度和去除夹板的指征,向患者详细讲明复查时间和就诊要求,不能擅自去掉夹板,否则会造成骨折移位,如有不适,应及时随诊。教会门诊病人及其家属观察患肢指(趾)端血运的方法。如果疼痛剧烈,指(趾)端青紫,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和治疗。教会病人掌握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要因人因病而异,循序渐进,切忌盲目地进行粗暴活动,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嘱咐病人家属为病人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卧床病人鼓励其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的发生。定时沐浴、洗发,做好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3讨论

小夹板固定术是利用力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外固定力,抵消骨折端移位倾向力。利用外固定装置的杠杆来对应机体内部的杠杆,使肢体内部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平衡。通过捆扎带对夹板的束缚力向固定垫加压,施以矫正骨折端成角和侧方移位的应力。在夹板有效固定的同时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活动增强内在固定力,矫正残余的畸形。小夹板外固定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观察方便,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固定范围小,有利于关节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小夹板外固定的缺点在于对大腿骨折、长斜形短缩移位骨折固定效果不佳;使用不当会对肢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压迫性溃疡、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肢体肿胀消退后,夹板松动失去固定作用,可以造成骨折移位;早期病人复诊次数增加;使用范围局限。其主要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移位、维持对位。如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骨折,下肢的胫骨、腓骨骨折。禁忌证在于患肢有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功能损伤者;开放性骨折或皮肤广泛擦伤者;体形肥胖,小夹板无法固定或固定后无法达到目的,影响骨折愈合者;不能按时复诊者。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30-27.

[2]HanelDP,JonesMD,TrembleTE.TreatmentofComplexFracturesWristFracturesE.OrthopClinofNorthAm,2002,33(1):35-38.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