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 1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郭咏梅阿拉腾其其格

郭咏梅阿拉腾其其格(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现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隐患

1.1.1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都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1.2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这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是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1.3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护理工作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1.2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现代护理特色。

1.2.1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够,专科护士的培训不到位,人力资源不足,护士长没有切实落实“护士长五查”制度,未能健全有效的应急预案等是造成护理隐患的根本原因。

1.2.2护理管理者缺乏对被管理者身心因素的分析导致下属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病人态度生硬。

2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2.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

2.3针对问题查找原因分析整改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写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4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规定护理记录的内容:病人的症状、体征、情绪、心理、睡眠、大小便、用药、活动锻炼,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护理措施包括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病房巡视,向病人宣教,告知的重要内容如绝对卧床的意义和必要性,记录病人不适时医生处理的情况及未处理的意见。护士长不定期检查,每个月组织护理安全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5完善药品安全管理注意药品配伍禁忌,输液速度,随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节假日、霉雨季节,易出差错人,时间进行超前监控,超前教育,统一规定药品、针剂、毒麻,限制药品保管要求。建立贵重药品登记本,毒麻药品上锁等,对质量差、失效药品不使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护理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近年来,分析、消除不安全因素,鼓励护士之间的团队合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维护患者就医权利,才能把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水祥,胡浩波,等.医院护理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李仁芬.护理的安全与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