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地理的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浅谈高考地理的复习策略

李青云

李青云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中学542500

摘要:文科综合考试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试题的命题更注重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地理概念、规律的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图题、计算题的复习技巧等方面简要探讨了高考地理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概念规律联系运算图题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采用了“3+X”高考模式,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对地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理学科的分值所占比重较大。地理学科命题重视背景材料的新颖性,对学生应用学科内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针对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应该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制定适合自身的复习策略。以下就具体的复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狠抓概念,注重记忆

地理高考始终是以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载体的,以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然后将研究对象落实到极为现实的“区域”中去。而概念正是促进消化的“催化剂”,只有概念清楚了,在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准确无误;也只有把概念弄清楚了,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吸收、应用。因此,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加以对比,抓住各自的本质特征,理解记忆其中的差异,如时区、区时,近日点、远日点,气旋、气团,寒潮、寒流,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等,并通过整理,弄清概念的层次关系,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掌握规律,把握原理

地理事物的成因、发展、变化及性质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规律和原理,在高考中可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对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点重在记忆,而对于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点则重在理解。因此在复习中务必掌握以下一些原理: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依据;3.大气组成成分和大气热状况;4.大气运动;5.海陆分布对季风环流形成的影响;6.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判断;7.海陆间循环;8.河流补给和水资源利用;9.内外力作用的变化及其机制。掌握了这些规律、原理,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不显得枯燥。

三、注重联系,综合把握

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是一环紧扣一环,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就可能引起一系列要素的改变。例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氯氟烃等)造成的温室效应和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引起全球气温的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又引起了沿海部分地区风暴潮、海岸侵蚀、洪涝和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注重学科内部各知识点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找跨学科交叉渗透的切入点。

四、狠抓“运算”,注重理解

地理计算不同于单纯的数学计算,强调地理事物空间变化规律的理解,只有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并在大脑中建立地球公转、自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等现象的空间印象,才能真正掌握地理运算技能。对此,可通过分类练习加以提高,主要内容包括: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2.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4.昼夜长短的计算等。

五、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目前的地理考试注重能力培养,与当今社会关注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热点问题关系密切。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增加教材以外的新知识,关注有关人地关系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例如全球温室效应,西部开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的建设,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农业、工业的战略调整,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六、重视图题、发散思维

在地理高考中,读图分析题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是区分学生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地图题对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联系和组合有充分的了解。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岛屿所属的大洲是(B)。

A.亚洲B.欧洲

C.大洋州D.北美洲

2.该岛的气候特点与日本比,其共同点是(A)。

A.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下

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雨热同期

解决此题的关键首先是在大脑中建立全球五大洋、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各个地理区域的大致经纬度范围以及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对于亚洲这样一个区域,必须了解其分布在北半球,纬度上位于81°N~11°3′S之间,经度上位于169°40′W~26°8′E之间;在海陆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周围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地理要素的记忆库,即某个区域的气候(气温、降水)、植被、地形以及人文要素。例如亚洲的中亚,地形以丘陵、草原为主,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气候,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如此就建立了中亚这个特定区域上的属性知识结构。最后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纬度范围58°~59°,经度5°)判断该岛屿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所具有的地理特征。

因此,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注意审题。如在分析地理统计图时,应注意地图的图例、坐标、数据、整体特征(变化趋势)等各个要素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加以分析。

(2)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画图、读图、填图、记图的好习惯。通过不断的练习,要进一步巩固地理基础知识体系,将考试说明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应用到习题中,掌握图文互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