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现代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思路探讨

胡仁茂,陈剑端

——以常德市行政中心设计方案为例

胡仁茂、陈剑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0092

摘要:行政中心建筑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办公、服务类建筑,集多种功能与一身,现代行政中心建筑对环境、功能、场所、技术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要求。本文结合常德市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对现代行政服务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行政中心;设计;常德

1背景

行政中心建筑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建筑类型,由于功能的特殊性,行政中心承受着相当大的关注度,设计本身也掺进了大量的非相关要素,限制众多。截至目前,国内的行政中心形象较为千篇一律,特点不鲜明,并且很难看到设计手法在方案中发挥了多少作用。常德市行政中心方案投标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机会,尝试打破这个局面。

常德市行政中心选址在常德北部新城,位于万寿路以南,年寿路以西,丰沾路以北,朗州路以东地块内,建设用地29.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图1)。

图1基地位置

2剖析

2.1宏观环境

常德位于洞庭湖西翼,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质潮湿。反映在设计层面即注重建筑通风,慎用地下空间。基地所处位置为城市新区的中心,该区尚处于规划阶段,周边是大片待建设用地,并无可对基地建筑造型、风格造成重大影响的实际环境。反而是未来新行政中心的落成会对周边环境起到强大的控制和统领作用。因此行政中心的布局和形象就具备了地标性和引领性的要求。

2.2基地状况

基地为梯形,南北向长750米,西面350米,东面450米。从《常德市北部新城沾天湖南片规划设计(2010-2030)》来看,基地位于北部新城的核心——南北、东西轴线的控制点。南北两端为城市次干道,东西两端为城市主干道,其中西端朗州路为衔接常德新旧城区的主要干道,交通优势明显。基地南端为规划中约60公顷的待建城市公园,东西端规划有城市绿化景观带,景观要素异常抢眼,值得重点考虑(图2)。

图2常德行政中心总图

2.3功能需求

此次行政中心功能较为复杂,涵盖了行政办公(包括市委、人大、市政府、政协四大单位以及部分市直单位)、政务中心(包括行政审批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议中心、档案馆、应急指挥中心、后勤服务等多项要求。

由于功能较多,我们认为方案宜采用群体设计,分区分块设置功能,各分区保持相对独立,同时还能便于联系。结合基地状况分析,行政办公人流集散量较大,主要出入口不宜布置在城市主干道,适合南北布置。而政务中心以对外服务为主,西面朗州路是最佳选择。

2.4文化地域性

常德是洞庭湖区典型的山水城市,“三山三水”,特色鲜明。作为自古以来就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常德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厚的水资源,传诵自今的《桃花源记》据称就源自常德的桃源县。此次行政中心的选址地段北临沾天湖,东依柳叶湖,南眺环城水系,凸显“水城”景象。

3策略

3.1设计概念

如何让建筑有理有据得屹立在土地上,使其既不牵强附会,又能避免落入俗套,最重要的是建筑本身还可以功能合理、适宜使用?确立方案概念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度有“山、水、鱼米之乡、桃花源、珍珠、鼎”等多种常德符号,经过慎重考虑,我们选择“水”做为方案的概念起源。理由有三,一:水城常德,水是孕育这片土地的源泉;二:常德市近年来大力建设生态环境,打造当地水文化;三:基地位于城市新区中心,周边水环境良好,是引领建设绿色城市的绝佳机会。

“水”作为方案大概念,可以用于营造环境,但转化为建筑形态则有困难。考虑到场地为梯形,行政中心建筑多采用稳重布局,我们认为椭圆形态是既符合建筑类型需求,又契合场地形状的最佳布局方式。两者结合,我们最终决定采用“种子”作为建筑形态的设计概念,种子孕育于水中,生长绽放,象征着强大的生命力,形态和寓意都符合设计初衷。

图4常德行政中心方案形态生成

3.2规划——化零为整

根据常德市现行规划,行政中心用地并未与城市公园产生直接联系,而是较为孤立地布置在城市公园北端。从使用层面讲,现代行政中心日益强调亲民性,融入市民生活,与城市公园同属公众活动场所,可以融合。从设计层面讲,行政中心用地近30公顷,容积率却不足1,景观绿化必然占据大量空间,若与城市公园协同考虑,便能加强该片区域的整体性。为此我们决定将行政中心用地与城市公园相整合,作为环城公园的最重要景观。在“水”主题的背景下,扩大公园的水系,使之环绕整个地块,贯彻“水中城,城中水”的思路,场地中水水相连,编织出一张绿色生态网络(图3)。

3.3建筑——层层生长

建筑形体以椭圆为基本形态,环环相扣,犹如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在水的孕育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生根,发芽,生长,不断壮大,直至成熟为一个绿色生态的有机建筑。场地形态也跟随建筑的动势有机生长,一气呵成,纵观全局,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绿舟,承载着希望的种子,茹古涵今,乘风破浪(图4)。

4成形

融合了以上设计要素之后,我们的方案得以最终成形。

4.1规划结构

总体结构规划南北主轴线,从北往南依次为行政建筑群、城市广场和文化公园三个区域。行政建筑群规划东西轴线。

行政建筑群分为主楼与裙房两大部分。主楼功能为行政办公,采用“一”字造型,坐北朝南,对场地景观朝向形成最佳回应。裙房又可分5部分,其中会议、后勤服务与应急指挥中心位于主楼北面,与主楼紧密相连,是裙房的最重要部分,另外4个分别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审批中心、市直单位办公楼以及档案馆,环抱主楼对称布置(图5)。

城市广场是行政中心的主轴前庭空间。为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将广场结合市民休闲、活动、购物等功能,营造真正的市民活动场所,也是行政中心的礼仪性广场。

文化公园是行政中心南北轴线的起点,规划为上扬的船头滨水空间,利用地下空间与城市广场相通。

图5常德行政中心方案轴测图

4.2交通与景观

基地设四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南侧丰沾路,北侧万寿路设置会议、后勤服务与应急指挥中心出入口,西侧对外交通便利,设政务中心出入口,东侧设市直单位与档案馆出入口。场地以地下停车为主,东、西、北三个出入口布置少量地面停车,南面入口广场布置礼仪性停车。

基地内部道路以三条环形通路为主线,环环相扣,流线快捷。

根据设计立意,方案景观以水为主题,将城市公园原规划水系适当调整,打通水系并将其引入基地内部,使基地内主要建筑用地与城市公园被贯通的自然水系环绕,强化水体在规划中的地位,提升场地整体性。水体外围另有一层自然植被阻挡灰尘、隔绝噪音,环境宜人。

基地内围绕建筑群内庭院布置叠水绿化,主楼和裙房均设计了屋顶花园。新的城市公园以广场作为主要空间,公园北部布置下沉式露天广场兼作室外剧场,周边结合剧场设计生态覆土建筑,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景观性。公园南部为融和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性地景建筑。

4.3功能空间

主楼:高98米,地上19层,地下1层。地下层为机械车库,地面1层为架空车库,合计约2600个停车位。主入口位于2层,由架空车库形成一个独立入口广场。建筑分段设四个独立大厅,市委、市政府坐阵中央,并共享一个5层高入口门厅,左右牵手人大、政协,横向展开,隔而不断。

会议、后勤服务与应急指挥中心:餐厅厨房集中布置在1、2两层——建筑群中心部位,方便使用。会议与应急指挥中心布置在3、4层,既有北面独立出入口,也可从主楼直接抵达。5层为健身活动以及配套医疗保健用房。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审批中心、市直单位办公楼、档案馆:依功能要求采用相对独立布置,均为局部5层,地下层设置配套车库。

空间设计上我们重点把握“架空、中庭、平台”三点特色。

架空:通过地下机械停车,地面架空停车,我们解决了3000个车位的庞大车库需求,避开当地地质潮湿、不宜做地下2层的问题,同时巨大的架空车库化身为主楼基座,增强主楼视野,并为主要行政办公提供独立的入口广场空间。裙房1层也大量采用架空设计,消解巨大建筑体量带来的压抑感,引导通风和交通(图6)。

中庭:主楼剖面模拟生长概念,采取“树”形设计,主体由四个既相对独立又联通的中庭空间构成,围绕中庭设计变化错落的层间休息平台,东西两端错层布置空中花园,仿佛不断生长的大树,与方案总体立意相契合。裙房各单体结合实际功能设计不同中庭形式,环形通长光廊与各中庭穿插,将裙房统帅为一体(图7)。

平台:主楼屋顶花园,主楼幕墙内侧观景平台,主楼与裙房交接平台,裙房屋面平台等等,我们设法营造工作之余可以休憩放松的办公环境,也使建筑空间效果更为丰富。

图6常德行政中心方案纵剖面图

4.4建筑形象

在形象塑造上我们力求突破以往行政中心压抑、沉闷的感觉,少用石材,多用金属,更加强调现代感与科技感。

主楼立面以简洁的竖向金属线条叠加而成,正面由一条干净纯粹的结构圆拱支撑出颇具震撼性的入口空间,背面采取连贯手法使会议中心的巨大体量自然融入主楼。

裙房以横向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东西向结合遮阳设计)贯穿整个外立面,与主楼形成鲜明横竖对比,内侧采用质感柔和的木材营造舒适的庭院空间。会议中心在材料上做了特殊处理,简洁明快的金属穿孔板将会议中心包裹起来,烘托出巨大的椭圆金属体,北面的巨大悬挑和大台阶也营造出强烈的入口空间(图8)。

图8常德行政中心方案鸟瞰效果图

4.5绿色建筑

方案在绿色生态方面也有所考虑。行政中心主楼设计了双层呼吸幕墙,建筑屋顶和遮阳设施中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基地周围的绿地、水面设置地源热泵系统。设置中水系统和雨水回收系统,作为水景绿化的主要水源。

5.结语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从建筑布局到建筑形式再到建筑形象都作出新的尝试,方案除遵循行政中心固有规则外,更加强调设计手法如场地、功能等因素在方案中发挥作用,使方案做到因地制宜,杜绝雷同。希望可以给行政中心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