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刍议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

张强张轶辉韩桂英张顺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安徽太和236600)

摘要:电网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也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这种情况下,电网的营销和系统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服务质量的提升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本文对智能化电力营销的理念及其体系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智能化电力营销;理论研究

1智能化电力营销基本理念

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环境下,转变电力营销服务观念、创新营销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构建新形势下全面的、系统的、面向需求侧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为充分发挥未来智能能源供应体系的作用,优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实时互动,本文提出并构建了面向电力需求侧的双向互动智能化营销模式。该模式包含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5个子模块,并以智能控制中心、智能交互终端、通信网络、数据挖掘等智能设备为硬件支持,以期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满足智能电网下智能用电对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的要求。

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以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为中心,客户负荷管控子模块、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子模块、客户关系管理子模块、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子模块通过与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相连构成完整的智能化营销系统,所有信息均通过客户知识子模块自动流转交换,实现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存储、分发、反馈和更新。同时,整个过程实现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双向实时互动和能源供需平衡,优化了供电企业组织结构,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公司获益能力,达到智能电网建设多赢的目的。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分析

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关键为“智能”,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够深入剖析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相关内容,增强对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认识。

2.1客户服务层。一是,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客户服务层是电力市场营销系统的窗口,其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客户需求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做好市场研究等。通过客户服务层,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不再以单纯的电力买卖关系实现合作,而是主张通过合作双方的利益共赢为基础,实现双方利益的统一。其次,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层主要包括营业厅、因特网、现场服务等诸多要素构成,除了为客户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支撑外,还担负着其他服务内容,包括传递一手的电力信息、指导客户掌握用电常识、宣传国家的用电政策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尽可能的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营销服务。

2.2营销业务层。营销业务层是建立在客户服务层之上的一个层次,也是整个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职能包括合同管理、开展业务交流、负荷管理等。与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不同的是,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更加重视对负荷的管理,通过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化平台,并以强大的硬件设备为支撑,保证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从应用来看,营销业务层的智能化营销管控负荷体系主要实现对了以下几方面的控制:

(1)对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下,电力企业完成了客户用电设备的在线监测、对电力运行设备的实时控制。

(2)实现能耗监测与能效诊断。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的能效诊断、能效项目实施效果验证等服务,能更好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电网运行过程中负荷管控的智能化控制。

3智能化营销体系

3.1客户知识智能化管理

以电网营销高度信息化为前提,实现智能化的客户知识管理。通过终端计量,统计分析客户知识,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更新以及共享。客户知识智能化管理需要以其他模块信息的共享为基础,以客户知识信息为核心对整个营销体系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贮存和调用,这一过程也是体系其他子模块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可以说,客户知识的智能化管理是电力营销智能化的基本要求。

在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运行中,各个子模块依照自身需求,从客户知识数据库中调用相关数据,并通过智能运算分析体系、评价体系对客户进行测评,生成相应的报告,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最终形成电力营销决策,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客户营销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并在这一过程中再次生成新的测评结果,反馈给客户知识数据库,实现客户信息的实时更新。这种营销体系下,实现了各个子模块数据的共享,同时模块间数据不会产生干扰,实现动态客户知识管理的同时,完善了客户知识体系,实现了整个营销管理体系的优化。

3.2客户负荷智能化管控

智能化的负荷管理与控制可以理想地完成自动计量、电力制定、分布式上网监控等实时应用功能,为客户知识的交互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双向通信,供电企业可以自动采集用户数据,掌握用户负荷需求情况,深入挖掘用户用电模式,预测销售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制定多样化的可选用电服务方案,并将信息传达给用户,激励用户主动参与到需求响应中来,平衡电力供需。从其功能的实现方式及其功能效果上看,相比于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智能化负荷管控体系在以下4个方面实现了优化:

(1)智能化用电监测。智能监测功能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用电检测,其有效地将用户与供电企业通过终端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联系起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实现了电网运行过程中负荷管控的智能化,提高了用户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智能化数据通信。借助智能通信系统,供电企业可及时了解到用户用电信息,并将相关用电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通信方式传达给用户。同时,用户也能够利用通信网络随时查询历史用电数据。该项功能充分体现了用户与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相比于传统管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直接改善了负控措施实施的效率。

(3)智能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甄别和数据管理两方面主要功能。从数据甄别到数据管理都是在智能电网环境下进行,借助电子智能设备进行自动处理,不再是传统人工数据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更高,逻辑性更强,整体性更完备,为智能负荷管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4)智能化负荷控制。作为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的核心部分,智能负控功能的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核实上报的各种用电信息,利用智能分析、自动控制技术,并借助智能通信,将有效信息传达给负控终端,来达到改善负荷质量的目的,极大地缩短了传统负控方式所产生的负控时间延迟,降低了控制误差。

4结语

总的来说,在电力产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智能化电力营销系统的不断完善,是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注重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苏娜.智能电网框架下平谷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

[2]朱子奇,屠佳晔.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163-164.

[3]李孟孟,李峰,韩宝,等.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体系的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电力技术),2015(0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