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宋旭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宋旭良

宋旭良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1乘务员工的工作特点

1.1作息不定的上班规律和分散、流动上班地点

客车司机上班时间虽然各线有所区别,但基本是采用晚班-中班-早班-休息这种方式进行排班,从班表上看虽然上班开车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但为了安全完成开车任务而需做准备的时间则较长,原则上在4天时间里需要在单位睡2个晚上,在家时间相对减少。工程车司机、车厂值班员、车厂调度员和调车班客车司机他们上班方式则采取24小时两班四运转轮班,即白班-夜班-休-休,每个班上12小时,一般情况夜班作业比白班更忙。他们的工作是为正线正常运营提供各类保障或服务工作,是为乘客优质服务的前提和保障工作。不管是采用值乘交路轮乘制还是24小时倒班制,这样的上班方法与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作息规律产生冲突,特别是夜间作业会因人精神疲劳而导致简化作业或失误操作。乘务员工是分散在各点工作,尤其是客车司机是分散、流动在沿线上作业,不便于对其进行安全监控或业务指导,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靠其自觉履行岗位职责。

1.2枯燥、机械的工作环境

地铁司机的工作环境比较单一,每天基本上都是工作在不到2平方的司机室里面度过,每趟车不断的重复着“开车-开门-立岗-关门-开车”等动作。而且,为了防止司机失误,要求值乘司机每次遇到信号机、道岔、行车指示标,或每次确认车门与屏蔽门的空隙、进行开关门时都要进行手指口呼。原则上每个班至少要做100多个站立、开门、关门动作,至少要做1000多个手指口呼动作。开车时,在隧道里司机面对狭窄的空间且隧道灯光不断往后闪烁的刺眼,在高架路段司机面对阳光照射的刺眼和外界对行车的突然影响(如飞鸟的扑击、动物进入线路、线路旁施工作业的吊机侵限等)。因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驾驶列车,需要做到聚精会神了望进路、鼻闻四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列车运行状况,发现异常需果断采取措施。否则,行车作业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1.3需要掌握全面业务知识及熟练的应急应变能力

表面上看,司机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开车-开门-立岗-关门-开车”等动作,其实不然,在面对突发问题或发生车辆、设备设施故障时,司机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果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否则,就会延误列车晚点或造成安全事件、影响乘客服务等。这样,司机没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是很难保证的,不仅要求司机需要熟练掌握地铁运营各类应急预案和车辆、信号故障的处理方法,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遇到问题能够不慌不乱,思维敏捷,反应要快才行。

2安全体系创建

2.1建立安委会,创建安全管理网络

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中层领导者充当其中成员。安全委员会主要掌管着研究、指引中心安全运作,创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安全委员会下面建立了对应的办公室(下文简称为安委办),所有人员都是由车队工程师组成,其管理着所有工作。安全管理网络是由领导者、安全工程师还有安全员构成。乘务安全管理一般是由决策层、领导层还有实施层构成。决策层的所有成员都是安委会成员,领导层是各大工程师构成,实施层就是各个班级组长。

2.2全方位落实生产目标

在安全生产中都是要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坚持实施“谁主管谁承担”的责任体制。中心把总部下发的目标做了一些划分,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各个层级中,签署对应的责任书,并按照对应的考核体制实行对应的管理。中心主任是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人,掌管着所有安全生产活动。安全工程师就是帮助领导开展所有管理工作,对职员提供安全教学,进行安全检查,把所有隐患都给予清除,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班组长主要是引导着后续的生产管理,开展好准备工作,并对操作场地进行安全掌控,开展好对应的后续总结工作。所有职员都要按照中心下发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所有的生产工作。

3安全管理任务

3.1召开安全会议

安委会在所有季度中都需要创办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对所有工作进行总结与划分。管理者每个月都要创办一次生产例会,将上级的旨意进行传达,学习当前的安全资料,并对上月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开展下个月的工作分配。班组在各个星期中都要创办一次安全会议,让所有职员能够在会议上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

3.2开展安全训练,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训练给刚刚入职的人员举办了安全与日常训练。每一位新入职职员(包含单位实习生、本单位调岗或者是离岗一年以上又再次上岗)都需要开展对应的教育训练,通过之后才能够到各自岗位开展对应操作。二级安全教育都是由安全师给予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则是由班组长给予组织。日常安全训练需要划入年度训练计划中,由班组进行全面落实。班组需要建立各个职员的安全训练档案,并定期对内部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安全培训签到表”、“安全教育台账”和“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会被当作是永久的保存档案。

3.3开展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非常专项和日常检查两项内容。中心在每个月中都要领导至少一次的检查;车队每个月也需要组织至少一次的检查,班组每个星期都要进行至少一次的检查活动,中心在进行专项检查以前,需要提前给出一个较为统一的检查办法,确定好检查重点和需要再次检查的部分,这样就能够对所有的检查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并给出整改办法。车队与班组在进行日常检查时,要依据生产现状,稽查所有问题。就操作人员的劳动纪律、业务状况还有规章制度的实行,需要依据“危险源”检查重要操作项目进行开展。

3.4着重掌控危险源,创建完善的隐患管理体制

乘务实现危险源辨别和评判三十八个,其中R1(重大危险源)0个,R2(无法容忍的风险)5个,R3(能够容忍的风险)22个,R4(能够接受的风险)11个。操作者、班组长以及工程师都需要依据危险源等级和检查频率就危险源开展对应的检查。建立安全隐患月报机制,提升对安全隐患的追踪性;建立安全隐患季度回报体制,按照季度上报所有事项的落实状况、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并告知到车队。

3.5开展应急练习,培育心理素质

中心要按照公司每年的应急预案规划,开展对应的演习。乘务创办的演习,领导和所有工程师都必须要依据演习过程给予适当评判。班组中所有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演习方案,各个人员都需要填写《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卡》。演习结束之后班组长要依据演习结果填写对应的表单,评判者也需要填写最后的评估报告。

3.6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中心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车队也需要建立指挥小组。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时,班组长就能够给予及时上报,开启对应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奔赴现场进行及时处置。对事故进行调查时,需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班组长上交报告,专业人员依据视频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面审核和完善,中心依据事件严重程度开展研讨会。

4结论

乘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不具有终点的工作,各个领导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安全意识,改革当前管理理念,全面有效的落实各个管理职责,这样就能够让地铁运营具有非常好的管理,时限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戚秀卫.如何做好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J].2014(06)

[2]莫蔚然.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D].广东工业大学2007

[3]贾莉.多个地铁运营企业的合作研究[D].中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