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实践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实践与探讨

申倩伟

邢台市第三医院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实践方法。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开展关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水平的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接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服务的12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处理。常规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激励管理方法实行管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包含在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等方面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中合理应用激励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实效性,提高调配效率与规范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激励管理;实践应用

激励是管理人员调动被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参与积极性以及工作责任感的有效方式之一,管理则是保障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方式[1]。管理内容涉及到资料的收集、规划、组织、人事管理、领导和控制能力等多种内容。其中,对于护士的管理是最为困难且复杂的过程,其主要是因为护理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对此,本文以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为例,探讨激励管理方法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开展关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水平的研究,期间我院护理人员无任何人事变动。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接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服务的12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处理,分组结果为:常规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36.4±4.1)岁;实验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35.9±3.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

实验组采取激励管理方法实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创新和改进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应当有意识和目的性的提高对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落实重视度,应当有意识的注重激励机制在企业当中的应用价值,不断的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另外,需要完善相应管理机制,例如《清场制度》、《配制间人员排休制度》等,保障工作要求能够透明公开,确保所有护理人员都可以在工作中有据可循;2、完善薪酬管理体系。想要不断的提升薪酬评价价值,必须将薪酬管理作为管理中重要项目之一,并且杜绝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整体经济效益,并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薪酬激励方案。在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的保障薪酬管理体系的落实效果,可以及时建设相应的考核部门,并以多个专业人员落实具体的考核工作,保障考核本身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促使薪酬管理体系可以对护理人员形成更好的激励作用,推动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3、创新激励管理方法。应当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薪酬分配体系,应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进行改进。例如,可以采取精神与物质双向激励的方案,在内部贡献较大、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并发放相应的证书或奖金,让护理人员的精神、物质双方面都可以得到满足,提升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参与热情,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护理人员可以主动参与到推动企业的长远性发展工作当中。

1.3调查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包含在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以及清场工作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均是方式表达,采用±的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之间采用P值进行检验,在P值<0.05时说明数据差异突出。

2.结果

实验组患者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等方面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激励管理方法前后的护理状况对比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和临床科室最大的差异便在于并不会和患者直接接触,但是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活动性范围局限性突出,工作强度以及工作节奏比较特殊,这也导致管理工作本身的难度以及特殊性比较突出。激励管理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属于一种理念和行为,管理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个护理服务的水平与质量[2]。激励管理方法在人文管理方面的应用有着较高的意义与价值,在落实激励管理方法的管理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护理人员作方面的热情、行为方面的主动性以及服务优质性方面的追求,对医护环境形成一种有效的优化,提升护理质量[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等方面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激励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能够显著优化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预防护理效果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对于患者的临床康复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对患者给予帮助和支持,从而提高临床医护服务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中的首选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中合理应用激励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实效性,提高调配效率与规范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樊变兰,王迎红.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3):2938-2939.

[2]宋效英,韦玮,季明晶.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7,41(9):233-234.

[3]黎菊凤,黄珈雯,吴晓松,等.PDCA循环法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实践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4):490-493.

[4]郭世彪.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及改进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