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性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非药物性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

姜黎

姜黎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0140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167-01

分娩是大多数高龄妇女要经历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所引发的疼痛,对胎儿和母体会产生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变化。为促进自然分娩率、减轻疼痛,世界卫生组织鼓励和推荐非药物镇痛方法的使用。我科于2012年10月份开始推行非药物性镇痛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相比较,可使产妇疼痛减轻,剖宫产率下降,减少产后抑郁,加强母子亲情。[1]通过非药物性镇痛的运用,保障了母婴安全。

1.分娩疼痛

1.1分娩疼痛的原因:分娩即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依靠子宫节律性收缩并产生宫缩痛,其原因有下例假设:1.收缩肌缺氧。2.子宫下段神经节受紧错的肌束压迫,胎儿通过产道时压迫产道。3.产程中心里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如致痛物质的作用。

1.2分娩疼痛的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受环境、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的结果有些差异,大约50%-70%产妇感觉分娩疼痛是难以忍受的,25%-35%的产妇感到是中等疼痛,仅有5%-15%的产妇觉得是轻微疼痛[2]。根据VAS胎谱法可将分娩痛分为10级,由于产妇缺乏有关知识,一些人会过度夸大产痛,加上精神因素,使得产妇在产程中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疲劳,影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

2.分娩镇痛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虽然分娩疼痛是自然现象,但对缓解分娩疼痛的研究和尝试始终没有停止过,近100年内,分娩镇痛的技术在不断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硬膜外麻醉已被公认为是分娩镇痛的最有效方法。1933年Dick-Read博士提出“自然分娩法”反对使用药物,打开了非药物性镇痛的篇章,直至当代。分娩镇痛方法分为了药物性和非药物性两种。

3.非药物性镇痛的方法

3.1环境的布局,房间布置给人以宁静、整洁、安全、舒适、温馨的感觉。

根据我院现有的资源,将待产床改为可摇式ABS床,室内提供坐椅、靠垫、分娩球/音响设备、电视等,可供产妇在选择不同体位、休息、放松时使用。设置新和儿辐射暖台,以确保新生儿窒息复苏或正常处理时使用,室内配备空调、电视、音响等到基础设施,以保证产妇待产和分娩时的舒适,在待产过程中播放舒缓、宁静,悠扬的音乐,能分散产妇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3.2心理护理,产妇在产程中的精神心理状态可明显影响产力,从而影响产程的进展。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种压力源,由分娩而引发的多种刺激会引起产妇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这些心理状态的变化会明显影响产力,从而影响产程的进展,助产士恰当有效的知识宣教,适度的鼓励、赞扬以及准确专业的指导会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3.3Lamaze减痛分娩法,在孕妇学校中即给予关于分娩的相关知识教育,以去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临产后做好呼吸管理。在孕妇课程中教会其呼吸技巧,进入产程后指导产妇使用环吐式呼吸,深吸、慢吐、鼻吸气、嘴呼气,避免产妇张口呼吸,致使大量气体进入胃肠道,造成胃肠胀气,引起不适。宫缩时可给予腰骶部按摩,宫缩间隙时停止。

3.4分娩球的应用,让产妇的双腿自然分开,膝盖弯曲坐在球上,可以左右摆动,通过重力加速胎儿下降,减轻宫缩时的疼痛感,使产妇骨盆放松,减轻对会阴部的压力,并帮助胎儿保持良好的枕位。

3.5体位管理产妇宫口小于3cm,鼓励其在病区内自由活动。产妇宫口大于3cm的,尽量采取半卧位(45度),也可采取产妇认为舒适的体位,如坐位、侧卧位,尽量避免平卧位,这样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此外在待产过程中,产妇尽量保持上身直立,利用重力的原理促进子宫颈扩张,有利于胎头下降。产妇取半卧位时,子宫趋向胆壁,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借助胎儿自身的重力作用,有利于胎头对宫颈的压迫,反射性地促进宫缩,扩张宫颈口,使胎儿娩出期限缩短。[3]

享受分娩镇痛是每位孕产妇及胎儿的权利,是健康分娩的项目内容,提供分娩镇痛是每个产科医务工作者的义务。实行非药物性镇痛分娩技术后,产妇回馈满意度增高,自然分娩率较前也有一定的提高。

我们在产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达到减轻分娩疼痛的目的,通过这一技术的发展更新,也势必会带育龄妇女更舒适、更高素质的分娩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文琴等:《非药物镇痛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第10卷第6期.

[2]段爱珍等,《“GT4A导乐分娩镇痛工作站”临床效果观察》、《中华国产医学杂志》2005年7第8卷第4期.

[3]沈延贞:体位管理在分娩期的临床效果评价《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第24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