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墙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1

对外墙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探讨

刘淑萍1张颖2

摘要:通过对外墙抹灰质量通病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抹灰质量通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抹灰;通病;原因;预防1概述

近年来,鹤岗市多数商品房住宅楼及部分其他建筑物外墙均采用一般抹灰来进行装饰,有的在抹灰面层上增刷了彩色涂料。由于设计或施工方面的原因,使用后相当一部分抹灰层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脱层、裂缝、空鼓现象,对这些质量通病进行了跟踪观察、研讨,找到了成因及产生机理,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预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一般抹灰的种类和外墙涂料

2.1目前,一般抹灰共有三种作法:

(1)混合砂浆底层和面层;

(2)水泥砂浆底层和混合砂浆面层;

(3)水泥砂浆底层和面层。面层处理形式也有三种,一种为木抹子搓毛,一种为铁抹子压光,另一种为压光后拉细毛。

2.2外墙涂料共两类:油性和水性防水涂料。

3质量通病跟踪观察状态

3.1凡混合砂浆面层压光或压光拉细毛再刷涂料的墙面,跟踪观察的结果是无一例外地裂缝呈龟裂,缝细而密,抹压越光的部位越严重,且只裂不空,通病最严重。

3.2凡水泥砂浆面层压光或压光拉毛再刷涂的墙面,跟踪观察的结果是只空不裂多于又裂又空现象,且裂缝并不多。通病为一般。

3.3凡面层搓毛不刷涂料的墙面,混合砂浆表面裂缝一般是断续不规则的,裂缝数量明显少于混合砂浆压光刷涂墙面,而水泥砂浆表面则基本无裂缝、起鼓现象。通病属轻微。

3.4粉刷层出现裂缝后的最大危害是墙面渗漏,而底层采用混合砂浆粉刷的比用水泥砂浆打底的墙面渗漏要多得多。

3.5裂缝空鼓现象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竣工交付使用后第一年,第二年变缓,两年后趋于稳定。

4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机理分析

4.1混合砂浆面层产生通病的原因如下:

(1)材质方面:常规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砂子=1:1:(4~6),水泥与石灰膏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材料,膨胀性能也不一样,而石灰膏在砂浆中只起可塑作用。

(2)机理方面:水泥是水硬性材料,硬化时间较短,而石灰膏是气硬性材料,硬化时间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两者硬化时间不一,干缩不一,是抹灰层裂缝的重要原因。

(3)操作方面:压光刷涂料时,抹压紧密使砂粒间的毛细孔被堵塞,造成石灰膏在硬化过程中的游离水不能蒸发,而涂料又封闭了面层,更加重这种倾向,当温度变化时,游离水蒸发膨胀,便促成面层龟裂。

(4)其他方面:砂子偏细,粉刷层无分格条或不符合要求,石灰膏在砂浆中未拌匀,用量过多等都是产生通病的原因。

4.2水泥砂浆面层产生通病的原因如下:

水泥用量较多又未适时养护,以致产生较多干缩裂缝;施工时抹压过分,使砂浆内部水泥浆被抹到表面,造成面层与底层间的粘结力降低;干缩和温差引起的胀缩使面层空鼓;所用砂子偏细。

5质量通病的消除及预防措施

5.1建议在外墙抹灰的设计中确定均用水泥砂浆,以提高墙体的抗渗能力,如有条件,掺防水剂更好。

5.2选择合适配合比。混合砂浆面层应尽量减少石灰膏的用量,水泥砂浆面层则应减少水泥用量。

5.3重视毛化,防基底空鼓。混凝土面用1:1水泥中砂浆(内掺5%水泥重量108胶)在混润、无油污情况下,人工抹厚2mm毛化,适时养护至用手掰不动喷浆点或砂浆毛刺,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砖墙面,湿润后用1:3水泥中砂砂浆抹厚3~5mm毛化处理。

5.4合理设置分格条和优选分格条。分格条间距纵横均宜控制在3m内,图纸要求如超过3m时,应向设计人员提出增加分格条;分格条选用20mm×5mm断面尺寸、以2~3mm厚水泥浆粘嵌在砂浆内不回收的塑料条(商店有售)。

5.5控制面层。混合砂浆不厚于8mm,水泥砂浆不厚于7mm,防止超厚产生混缝。

5.6在操作工艺方面,严禁混合砂浆压光后刷涂料,否则龟裂不可避免;无论采用何种面层材料,表面用木抹子直接搓毛处理是防止产生裂缝空鼓现象的好方法;根据气温适时对面层浇水养护,以防干缩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