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不该淡化语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初中语文教学不该淡化语法

厚艳霞

厚艳霞

在新课改背景下,虽说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被淡化是不争的事实,是大势所趋,但教师不能只求功利而轻易摒弃语法教学。初中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并且早改变着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人往往都很功利,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要;否则就弃之如敝履,逐渐被“淘汰出局”。语法教学对初中学生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和语法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随文而教、重在点拨,真正把“精要、实用、好懂”的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

1语法教学的新问题

现今,重新定位之后的语法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是语法教学被淡化,而是因“淡化”引发的语法教学“淡出”语文课堂的新问题。笔者认为,淡化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是大势所趋,是必须的,但摒弃语法教学却是不可取的。那么,语法教学淡出语文课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观察、分析归结为如下几点:其一是语法知识无用。有人认为历朝历代的文学大家不曾接受过一天的语法学习却能够为后世留下不朽佳作;反观今天,接受多年语法学习的大学生却连一封书信都写不成功。可见语法学习没什么实用价值,可以不教。其二是语法课堂无趣。过去在应试教育之下,语文教学对语法的极端重视致使语文课变成了语法课,结果导致学生因语法的枯燥乏味而对语文课生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观点看似有道理但都过于片面,对语法教学的认识不到位。语法真的没用吗?语法知识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在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字现象中比较、分析、归纳出来的严密而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古人不学习语法,不是他们不想学习而是不具备学习语法的条件。另外,古人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但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按照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在与人交流或吟诗作赋进行文学创作。由此可见语法是有用的。语法真的无趣吗?咱们老师真的应该好好反思自已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有的老师完全将语法教学与语言人文性,实践性断然割。这样语法学到裂,语句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了,反而不会说话的学生比比皆是,犹如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另有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当时的中考,对学生进行语法方面的反复强化训练,也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失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语法教学真的无功吗?看待有功、无功的问题,眼光要看得长远一些。我们不能为了考而教,而应为了学而教。学生终究要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如果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日后的自学会受益匪浅,怎能说语法教学会劳而无功呢?语法知识是有用的,并且挺重要,语法还是要教的。因此,语法教学只能淡化,不能淡出。

2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自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毕业生应该具有相应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好的语文基础。可现在不少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还是不能准确无误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从这几年淡化语法的实际结果看,不仅在校学生错字、病句连篇,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宣传报道,我们也能发现不少违背语法规则的现象。其实,句中表示修饰、限定的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句子的内涵。学好语法,懂得词句的搭配组合,就能准确的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附加成分有层次是怎样的,注意到哪些,语序是怎样的,这些,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对句子的基本意义就会把握的很准确。若是较长的句子,就可以很快把握住要点;若是较短的句子,就能对其内容获得较清晰的判断。如果要是掌握好汉字的造字法,可助我们推断字义;掌握好同义、反义词,可助我们理解词义;掌握好复句,可助我们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3学习语法使中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基本常识,认识母语的最基本结构规律,可以达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

中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的基本常识,了解词和短语的分类,知道句子的组成规律、规则等,学习运用语法知识去正确运用汉语,虽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作为一个中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指导母语的运用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是一种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相反,如果不教语法,就会妨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反映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往往需要补习语法,因为没有经过复句和句群这些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一旦遇到逻辑性很强的说理性文字,如人文、科技类论文,往往读不懂,他们阅读能力的漏洞就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了。

4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好其它各学科的基础

无论是何学科,均需要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学生连数学题都读不懂,又怎能学好数学呢?2007年高考数学第20题,不就有许多同学因读不懂题目而败下阵来。学不好汉语,讲不好普通话,又如何能准确地与人交流。就是学习外语,也要先学好汉语,否则你是不能够将外语准确地译出来的。并且,学好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不单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汉语健康地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授课生动起来。语法知识是静止的、枯燥的,但语法现象却是丰富多彩的,语法知识的运用是动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改变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联系生活,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法现象引进课堂,比如广告、歌词,这些含有语法成分的语言现象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也极为喜欢的,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去分析这些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曹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