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颅脑外伤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熊长萍

熊长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96-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手术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8.64±3.34)分、(28.53±4.56)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缓解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颅脑外伤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原,常导致病人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1]。颅脑外伤因其起病偶然、病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并发症、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可直接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疾病的病程和转归。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术前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担心手术的成败、怕遗留后遗症,因此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无疑对稳定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观察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需行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2.34±7.43)岁;其中硬膜下血肿清除术26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13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12例,额部血肿锥颅引流术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护理方法

2.1.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长期卧床者要注意皮肤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防治褥疮和肺炎;保持被褥的整洁、干燥。

2.1.2实验组(1)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主动详细地介绍病区情况,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做到相互信任;给患者讲述颅脑外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并了解手术的相关事宜,充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耐心细致的介绍同种疾病的手术和愈合情况,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及对手术的恐慌,增强患者信心,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稳定患者亲属的畏惧情绪,让家属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目的。(2)术后心理护理:提前告知患者术后伤口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病出现的偏瘫和言语障碍,以亲切的态度共同估计言语和肢体障碍的程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教会患者进行瘫肢的被动和主动锻炼,以恢复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鼓励患者坚持锻炼,消除术后悲观抑郁心理。(3)常规护理:同对照组。

2.2效果评价方法焦虑抑郁评分标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两个量表各包括14个项目,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无0分,轻~中度1分,重度2分)。

2.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见表1。手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4讨论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与生理关系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临床医学所认识[2]。且随着优质化护理服务的全面展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责任制护理不仅要满足患者躯体舒适的需求,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其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脉搏增快、面色苍白、烦躁等[3]。本文通过对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在不同时期进行心理护理,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的消除了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和急躁等心理障碍,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配合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加有助于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国内相继有文献报道,心理护理在直肠癌术后[4]、乳腺癌术后[5]、视神经损伤术后[6]患者中的应用,均取得良好疗效,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基于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常规进行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如何进行更好更全的心理护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效道,徐斌,蔡雄鑫,等.医护心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6-157.

[2]李颖,唐红霞.心理护理重要性探讨[J].求医问药,2011,9(12):593-593.

[3]刘英,吴兰笛,周红.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61-662.

[4]盖凤春,王志平,盖冬梅,等.直肠癌术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113-114.

[5]姚晚侠,李国娟,马绥霞,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7):1040-1042.

[6]王池芝,叶碧,魏秋娟,等.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