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刘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刘军

刘军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266000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由于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的。从高处坠落时,脚先着地,然后再向侧面倾倒,受力的导向是从脚部沿着胫骨向上而去,其坠落的加速度是体重的力向下传导,两种力共同作用在膝关节处,由于侧方倒地的时候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者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当使用暴力直接击打膝盖内侧或者外侧时,使膝关节发生外翻或内翻,导致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或者韧带损伤。本篇文章针对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本院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引言:胫骨平台骨折时子啊临床比较普遍的关节内部骨折,大约占全体骨折患者的百分之一左右,最易发生胫骨平台骨折是受到轻微创伤的高龄人和受到暴力创伤的年轻人。如果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不好,就会留下后遗症,比如关节疼痛,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最满意的效果就是关节能够恢复完全,力线正常、活动正常,并且膝关节没有后期疼痛症状产生。在当今医学领域中,大部分人倡导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处的关节面进行修复平整,进行有效的骨折内固定和康复治疗。现选取本院76例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76例,男47例,女29例,平均42.6(18~78)岁,按照Schatzker分型:Ⅰ型2例;Ⅱ型27例;Ⅲ型17例;Ⅳ型16例;Ⅴ型10例,Ⅵ型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2例,高处坠落伤11例,压砸伤7例,跌倒摔伤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5例(GustiloⅠ型1例,Ⅱ型2例,Ⅲc型2例),其余均为闭合性损伤。简单骨折(SchatzkerⅠ~Ⅲ型)49例,合并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交叉韧带损伤2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5例;复杂骨折(SchatzkerⅣ~Ⅵ型)27例,合并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交叉韧带损伤3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7例,血管损伤3例。

(二)治疗方法

1.手术时机

根据骨折类型及全身情况而定,开放性损伤在全身状况许可的情况下8h内手术,合并动脉损伤则予以急诊清创复位内固定和血管吻合术;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则行急诊开放复位内固定和血管探查吻合术,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也予急诊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

2.手术方法

依据骨折Schatzker类型选择切口及内固定方式,对2例Ⅰ型骨折,经膝外侧小切口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撬拨复位骨折后穿2根克氏针,沿克氏针拧入2枚长度适当的空心加压螺钉。Ⅱ~Ⅵ型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及支持钢板内固定。Ⅱ、Ⅲ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在胫骨外侧放置“L”型钢板,高尔夫型钢板;Ⅵ型骨折采用内侧切口,内侧放“T”型支持钢板;Ⅴ、Ⅵ型前正中“S”型切口,内外侧均放置高尔夫型或“L”型支持钢板。

(三)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于关节囊外放置硅胶管负压引流48h后拔除,所有患者均行石膏托外固定,石膏托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拆除石膏后可扶双拐,患肢非负重行走,待创伤反应减轻或内外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基本愈合后,即拆除石膏托行CPM膝关节功能康复,患肢负重一般在术后3个月以后。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术后每2周随访1次,3个月后每月1次。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2(9~67)个月,临床疗效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参照Rasmussen解剖学评分标准评定。本研究优43例,良23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6.84%。

三、讨论

(一)骨折类型

骨折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其严重程度不仅直接反映关节面的骨折情况,而且也间接反映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系统中,Schatzker分型是最常用的分型系统,据此标准,Ⅰ~Ⅲ型为简单骨折,Ⅳ~Ⅵ型为复杂骨折,本研究对两组间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骨折严重的患者,其预后较差。

(二)复位质量

关节面复位质量一方面是指复位后关节面的对位情况,另一方面是指关节面整复后固定的牢固程度。本组复位满意者,其疗效明显优于复位不良者,表明胫骨平台复位质量是判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证实了解剖复位的重要性。

(三)术后胫骨平台高度的丢失情况

很多患者术中肉眼所见及X线片均提示复位良好,但术后X线片却发现复位的胫骨平台高度发生丢失。其与以下6个因素密切相关:1.年龄>60岁;2.严重骨质疏松;3.复杂性,粉碎性骨折;4.拉力螺钉,“T”或“L”型钢板抗剪应力较差;5.植骨不充分;6.过早负重;并认为患者年龄、术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等为不可控制因素,但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正确而又充分的植骨和负重时间是可控制因素。

(四)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与负重时间

从医学的观点上看,较晚负重能够降低胫骨平台高度的丢失,但是胫骨平骨折是内骨折,石膏固定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膝关节的僵直反应。本组1例患者因骨折延迟愈合,石膏固定时间延长,关节不能早期活动而发生膝关节僵硬即属此原因。故术后应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决定外固定时间及指导膝关节功能康复。

结语: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分析结果为:1.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之后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石膏固定的时间,并且在石膏固定时期,要预防四头肌等长收缩,防止股四头肌萎缩。2.在去掉石膏之后的十二周内,应在CPM机的辅助下进行康复治疗,进行膝关节的伸屈活动,防止膝关节产生僵直,3.在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的十二周之后,骨折处已经在影响学中基本愈合,但是还应按照医嘱对膝关节的恢复进行锻炼,直至膝关节能够完全负重。

参考文献:

[1]汤旭日,王秋根,张秋林,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6:260-263.

[2]张贵林,荣国威,吴新宝,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1,20:219-221.

[3]张殿英,姜保国,傅思国等.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8: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