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NICU病房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优质护理在NICU病房的应用

郑芳明

郑芳明(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江西鹰潭3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333-02

【摘要】目的通过优质规范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按卫生部对护理工作要求,改变排班模式,护士分层级管理,包干病人,工效挂钩,激发工作主动性,基础护理得到很好的落实。结果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体现护士自身价值。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NICU病房的实施,落实了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NICU病房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卫生部于2010年1月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1]。我院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号召,于2010年6月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正式启动,通过二年的运行,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NICU病房,现有床位17张,主要收治出生28天以内患病的新生儿、早产儿,住院时间1-28天。全科有17名护士、1名助理护士,年龄19-43岁,平均(27.76±5.63)岁;文化程度:本科5名,大专11名,中专2名;职称:主管4名,护师6名,护士7名,另有助理护士1名。

2实施方法

2.1改变传统功能制排班模式

2.1.1排班上作动态调整变功能制排班为护士承包病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上班时间实行APN双班制的连续排班方式,交接班次数由原来的5次减少为3次,保证了责任护士24小时无缝隙的整体护理,全面掌握患儿的病情。

2.1.2采取弹性排班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弹性排班,分层分组使用护士。我科室根据工作规律,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甚至个性搭配,优势互补[2],尊重护士的个人意愿,特别午间及夜间采取双人值班确保患儿安全。

2.2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级管理模式

2.2.1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2.2.1.1分层级根据护士的职称、年资、能级、教育与培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将护士分成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3级,分为2个组工作,每个护理小组由责任组长负责,实行责任包干制度。

2.2.1.2组织模式责任组长通过民主评议上岗,形成了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结构,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责任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

2.2.2分层管理,分层使用

2.2.2.1责任组长自身分管1~2张床位,主要负责难度大、病情危重患儿的护理、治疗;并负责本组患儿全面护理工作指导,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单元的管理工作,指导责任护士对新入、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出院等患者实施评估,开具护嘱;完成重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还应准确评估组内护士的能力及患儿的病情,根据工作需要对本组工作人员进行调配。

2.2.2.2责任护士分管2~4张床位,主要是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正确执行医嘱和护嘱,完成分管患儿的所有治疗和各项基础护理包括生活护理,按要求填写好各种护理记录和进行健康宣教。

2.2.2.3助理护士主要工作是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2.2.4护士长针对责任组长反馈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并根据科室业务情况制定出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组长的培训由护士长进行,组内护士的培训由组长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落实,护士长检查落实效果。

2.3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

2.3.1落实责任我科为无陪护病房,每个患儿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每个护士都有自己负责到底的病人,为患者包干责任到人,责任护士为自己的病儿实施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2.3.2“五个一”服务理念(1)每天温习病历一遍。(2)每天主动和家属电话沟通一次。(3)每天自我反省一次。(4)每天检查一次安全隐患。(5)每天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

2.3.3竞争促进步2个责任组竞赛,每日组长检查组员工作的质量,每周护士长进行优质护理专项检查,监督各组工作情况。各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要求>95分,并与绩效挂钩,形成良好竞争氛围,促进各组间争优进步。

2.4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2.4.1制定科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

2.4.2考核与分配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计算每位护士的奖金分配系数后发放。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奖金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工作的潜力。

3结果

经过二年的实践,我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3.1规范了服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齐头并进。

3.2责任制整体护理,大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3.3病人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3.4提高护理质量。

3.5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6体现护士自身价值。

4结论

我们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将优质护理细节化、人性化,让更多的患儿得到实惠,达到护理服务质量的最终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3号][S].2010.

[2]陈月英,李坤梅.护理排班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