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液标本培养阴性原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脓液标本培养阴性原因的分析

张清

张清(湖北省襄阳市铁路中心医院441003)

【摘要】目的了解脓液标本阴性的原因,并对其相关环节进行分析,规范标本收集和运送,减少阴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脓性标本,通过阳性标本数,计算出阴性率加以分析。结果各种标本来源的阴性率分别为脓痰79.88%;脓液73.81%;脓性分泌物73.91%。结论脓性标本阴性的原因与标本收集方法和运送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在收集和运送标本时应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阴性率。

【关键词】标本阴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327-01

临床上取感染性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常常作为诊断和药物治疗的依据,准确的结果无疑会给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无效失实的培养结果则会混淆医生的正确判断,延长或延误治疗时机。我院收集了2009年6月-2011年6月756份脓性标本的培养结果,计算出阴性率,分析原因,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提供帮助。

一.材料及方法

(一)材料来源756份标本均来自2009年六月-2010年六月期间住院患者,其中脓液42份、脓性分泌物23份、脓痰691份。

(二)方法脓液通过无菌注射器直接抽取或手术时无菌采集的方法;脓性分泌物使用无菌盐水拭子采集;脓痰的采集方法可通过直接留取或吸引留取。

二.结果

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有156份,阴性600份,阴性率为79.37%(见表)。

标本培养阴性率

三.讨论

标本培养对于查明微生物病原和敏感药物的客观资料对于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阴性率过高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打击临床医生的积极性。分析阴性率过高的原因与实验室环境、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和标本采集与运送等方面不到位有关,可从这几个环节入手,标准操作,以降低阴性率。

标本的收集和运送正确收集临床标本,对查明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病原是重要的步骤之一,不正确收集可能是分离病原微生物失败的原因,污染的标本则能导致错误的结果,给临床治疗带来负面作用。因此,此方面知识的培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方式,如何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采集标本降低标本污染率,如何正确运送标本,将可保证客观资料的准确性,

1.标本收集

(1)收集细菌培养标本首先应注意无菌的原则,且应在抗生素治疗前收集,并及时送检。

(2)取开放脓肿标本时应注意尽量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脓汁,因为脓汁中心的细菌大部分已死亡,交接处的活菌较多,会提高阳性率。开放病灶不能做厌氧培养。

(3)闭锁脓肿要消毒脓肿表面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刺入无菌橡皮塞中送检,同时应在病灶活动区域或基底部采集标本,最好是组织标本。

(4)收集痰标本时应指导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的菌群,如有假牙,应在留取标本前摘去假牙,再清洁口腔,同时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

2.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如果在1h内不能培养,应将标本4℃冷藏(培养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标本除外)

(2)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