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55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55例的临床观察

段海楠

段海楠(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1)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178-02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治疗较困难,常导致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控制感染、肠道微生态疗法、肠粘膜保护剂应用和并发症的治疗。我科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3月我科诊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05例。男48例,女57例,年龄2个月~6岁。10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2.68岁;治疗组55例,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3岁。两组在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性资料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105例病例均符合感染性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①起病急、一般伴有发热;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多,一般3~10次/d;③大便形状有改变,多稀便、蛋花样便、偶见脓血便;④病情以轻、中型为主;⑤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粘液、轮状病毒。

1.3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视病情给予口服ORS液、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退热、抗菌等对症治疗。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用法:<6个月,每次3ml,口服,3次/d;6个月~1岁,每次5ml,口服,3次/d;1~3岁,每次10ml,口服,3次/d;4~7岁,每次20ml,口服,3次/d。首次剂量加倍,3d一个疗程,总疗程不超过7d,大便恢复正常后停药,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4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72小时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2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552527394.5

对照组5013251372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72%,(X2=1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本组研究105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58例,占55.2%。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高峰期。病毒进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减弱,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另一方面,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量减少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渗透浓度增高,因而出现水样腹泻,引起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亦可出现低钙、低镁血症等。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由丁香罗勒油、碳酸钙、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组成,为复方制剂。碳酸钙、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是常用的抗酸药,具有抗酸、吸附、局部止血、增加胃肠粘液分泌保护受损黏膜作用,能够中和腹泻时肠道内过多的游离胆酸或脂肪酸,减少酸性物质对肠道损伤,亦可补充钙、镁离子,预防腹泻导致的低钙、低镁血症。丁香罗勒油联合碳酸钙以及三硅酸镁或氢氧化铝表现出明显的抗腹泻作用。丁香罗勒为唇形花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香料植物和药用植物。从中提取丁香罗勒油,其主要成分是丁香酚,研究表明丁香酚有抑菌、麻醉、抗氧化、抗肿瘤、解热、驱蚊等多种药理活性[3]。丁香酚对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真菌如黄曲菌、烟曲菌、产黄青霉素、枯青霉菌也有抑制作用[4]。

本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其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证明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有明显疗效。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具有止泻、抗酸、抗菌、吸附毒素和保护肠粘膜作用。能够缩短腹泻时间,减少腹泻次数,使大便成形,无便秘等副作用,而且气味芳香、味甜,小儿易于接受,是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有效安全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姜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0.

[2]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2..

[3]彭宅彪,张琼光,代虹健,等.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79-2081.

[4]周建新,许华,金浩.丁香油抑菌效果与抑菌成分的研究[J].食品工业,2000,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