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切换装置在电力系统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快速切换装置在电力系统上应用分析

李丽华

(大庆炼化公司工程造价部163411)

摘要:近几年,炼化公司在许多6千伏变电所安装了快速切换装置,通过介绍电力系统的切换方式及启动模式,比较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快切装置功能特点,综合分析快切装置在炼化企业的应用优势,以利于更好的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快切装置;母线残压;电源;切换;同期;角差

一、前言

6千伏电力系统多采用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BZT),当其中一段电源失去电压,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BZT)动作,将正常带电的另一段电源引入,可基本防止电压下降或完全断电,以提高供电安全,保证装置相对平稳运行。但是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动作时间较长,成功率较低,一旦系统电压波动,会造成整个生产线波动、设备损坏、甚至长时间的设备停电,无法保证不影响装置平稳运行。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快速切换控制装置技术日渐成熟,能够有效解决上诉问题,相比备电自投装置它能够快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成功率高,保证了不间断的供电,可以有效防止大机组辅机的停机,从而保证装置相对平稳运行。

二、电源切换理由

炼化企业的高压电动机容量较大且数量较多,当电源中断时,母线在一段时间内会存在一定的残压并缓慢衰减,频率也会随着转速降低而缓慢下降。此时虽然电源中断,但是由于高压电机及其负载的机械惯性作用,电动机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可以维持继续旋转,这时的电动机就相当于异步发电机在运行。如果备用电源投入的时机不正确,将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直接作用于电动机,不但影响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导致切换失败造成电源中断,后果十分严重。因此,电源切换必须根据系统的残压衰减特性,选择合适的切换时机。

三、电源切换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

为能成功地进行系统的电源切换,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应具备源于同一系统的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对于我厂可将6千伏系统的两段互为备用电源)。正常运行情况下两个电源电压之间允许有一定的相角差,但一般不宜大于20°。

(2)应具备快速动作的断路器。

(3)应配备快速动作保护继电器。

四、电力系统常见的切换方式

电力系统常见的切换方式有三种:

1、并联切换

按“先合后断”的原则,先合上备用电源开关,两电源短时并列,经一定延时后,发跳闸指令,跳开工作电源开关,但是如果在切换过程中,机组或工作电源发生故障,由于电源的并列,将加剧故障,扩大事故范围,因此,并联切换禁止使用于事故切换,但是手动切换过程中仍可能存在上述风险。

2、串联切换

按“先断后合”的原则,先跳工作电源开关,确认工作开关跳开后,再发合闸指令,合上备用电源,串联切换切换时间长,一般都在150ms以上,因此切换对系统和设备造成的冲击较大,而且由于允许切换的条件之一是工作电源的成功分闸,其辅助接点的可靠性很可能是导致切换失败的因素之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就是采用串联切换方式。

3、快速切换

按“同时断合”的原则,同时发出断路器的分、合闸指令,系统实际无流时间仅为断路器合、分闸时间之差,一般不超过15ms,所以快速切换可达到极短的切换时间,满足系统对冲击电流的要求,切换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五、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特点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基本特点是:

(1)只有在工作电源确实被断开后,备用电源才能投入;

(2)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中备用电源故障,应闭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延时应大于最长的外部故障切除时间,即为了躲过母线电压短暂下降;

(4)人工切除工作电源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不应动作;

(5)备用电源不满足有压条件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不应动作。

(6)工作母线失压时还必须检查工作电源无流,才能启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三相断线造成误投。

六、快速切换装置的功能特点

快切装置一般包括快速切换、首次同期点切换(也称同期捕捉切换)、残压切换和延时切换4项功能。切换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小切换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其中最主要而且最理想的是快速切换,所以机组正常启停的切换以及故障时的切换必须首先采用快速切换,除非快切失败,才继续执行备用切换模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切换装置的所有4种切换模式是在同一时刻同时启动的,即4种不同的逻辑程序同时运行。

正常运行情况下,由于快速切换装置连续监视厂用母线电压与备用电源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同时监视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当接到启动命令时,若快切的逻辑条件满足要求,立即执行快切功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快速切换的成功率几乎达到100%。

七、快速切换装置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比较优势

快切装置有手动启动、保护启动、低电压启动三种启动方式,其综合优势如下:

(1)装置按双向对称进行设计,即可从工作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也可以从备用电源切换到工作电源。

(2)切换装置具备自动解列功能,在切换过程中,如出现工作断路器拒跳而导致两电源并列,将自动解列系统。

(3)切换装置提供远方、就地的投退功能,并可通过通信接口与后台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

(4)支持国际通用的如MODBUS通信规约。

(5)切换装置有灵活的PLC功能,功能改变简单方便。当系统容量太大时,可自动减载。

(6)切换装置具有录波功能,可录制切换过程的母线电压、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电压、工作电源及备用电源的电流等8个模拟量以及可根据用户定义的32个开关量。

(7)切换装置具备在线监视和测试功能,所有功能均可通过灵活的编程方式实现。用户界面友好、简单,且能动态反映开关状态及各种信号,测量值。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虽然也可以实现电源切换,但是快切装置的以上功能明显比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更具有优势,相同条件下快切装置替代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势在必行。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源切换的关键是:根据系统的残压衰减特性选择最合适的切换时机,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成功切换,为保证电源的成功切换且不产生大的冲击电流,备用电源的断路器最合适的合闸时间选择至关重要,快切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备用电源的断路器选择最合适的合闸时间。快速切换装置在切换时机和时间上都比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更先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信快速切换装置将替代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不断进步更新,未来的切换装置将实现高科技、智能化,更加可靠的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安全平稳运行。随着数字技术、集成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人也将更好的掌握电气切换的特性,使系统更加稳定,也使用电装置运行更加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