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1

258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分析

吴丽英宋娟姚芹雪

吴丽英宋娟姚芹雪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妇科四川成都610011)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相关因素对诊断与治疗的选择。方法:对258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如: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B超检查。229例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症状改善出院。结论:定期进行妇科体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依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患者病情等特点、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术方式。

【关键词】子宫肌瘤诊断手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185-02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为探究子宫肌瘤诊断与治疗的情况。现将2007年至201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8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33~54岁190例,占73.64%。未婚7例,已婚未育34例,已婚已育217例。其中肌壁肿瘤70例(27.13%),黏膜下肌瘤20例(7.75%),浆膜下肌瘤37例(14.34%),多发性肌瘤119例(46.12%),宫颈肌瘤12例(4.65%)。

1.2症状及临床表现

258例患者中,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患者183例(70.9%),症状不明显因妇科体检发现子宫肌瘤75例(29,1%)。具体症状表现见下表1:

1.3治疗方法

22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9例患者保守治疗。具体手术治疗方法见表2:

1.4病理检查方法

229例患者在完成子宫肌瘤手术后,将肌瘤送至病理科进行切片,染色检查。

229例子宫肌瘤均经过病理科证实,伴有子宫肌瘤变性30例,其中玻璃变性13例,占43.33%、囊性变性8例,占26.67%、钙化5例、红色变性3例、肉瘤样变1例。

2.结果

2.1临床类型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由spss统计检验发现,子宫肌瘤的临床类型与临床症状之间有关系,由表3可以看出,黏膜下肌瘤常导致月经紊乱,宫颈肌瘤常伴有腰酸腹痛,多发性肌瘤常会发生白带增多,浆膜下肌瘤常出现腹部包块。术前症状不明显,由B超或者妇科检查的有75例。

2.2子宫肌瘤合并症

子宫肌瘤常常伴有一些合并症。258例患者住院检查后统计发现,179例合并慢性宫颈炎,133例合并慢性盆腔炎,107例合并卵巢囊肿,71例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7例合并子宫腺肌症,3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

2.3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

术后阴道残端出血4例,均为少量出血,局部处理后血止。术后断端息肉4例,局部处理后治愈。术后泌尿系统感染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另外,有11例患者在术后有潮热,胸闷,失眠等症状,补充雌激素后好转。术后半年至一年随访1~3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

3.结论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5岁妇女,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患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年轻化。此外,本组患者数据中,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有34例,所以,围绝经期妇女患病的可能性也不可忽略。本组数据中有70%的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30%患者无明显症状。经研究对比发现,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在确诊前都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换言之,定期对妇女进行妇科体检,是及早发现子宫肌瘤及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B超检查是现今应用的最普遍的辅助检查方法。因此,作为现代女性应该树立正确自我保护的医疗观念。主动,积极,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基本的妇科检查。

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肌瘤的部位、有无变性相关,而与肌瘤的大小、数目关系不明显。本组数据中临床症状以月经增多,月经紊乱,贫血,腰酸腹痛为主。在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时,根据这些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将子宫肌瘤分类,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出现这些情况的妇女,应当及时去医院就医,查清病况以免耽误病情。还应当注意的是,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及附件常常与肌瘤同时出现病变,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最为常见。因此要多注意这些炎症的病理改变,及时处理治疗。

据文献数据报道表明,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大部分在宫体,高达90%~92%,仅有少数在宫颈生长,大约占8%-10%;绝大部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约30%左右为浆膜下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在本组数据中,肌壁肿瘤占27.13%,黏膜下肌瘤占7.75%,浆膜下肌瘤占14.34%,多发性肌瘤占46.12%,宫颈肌瘤占4.65%。病例情况与文献报道数据大致相近。

本组数据显示,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最常见的手段。45.41%的患者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术式。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肌瘤大小等综合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由于现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也趋于个体化。对于无生育意愿及合并其他症状者,大多数采用子宫切除术。而对于有生育要求,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应该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应该注意的是剔除术后的复发率为15%-40%,因此,术前要明确肌瘤部位,肌瘤类型,肌瘤是否有其他的恶性病变,此外,还要提早与家属和患者谈话,及早告知他们术中若发现是恶性肿瘤仍然不排除全切除子宫的可能性以及术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从妇女生理或者心理角度出发,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越来越多。所以,做好与家属和患者的前期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经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心理疏导,也是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