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采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

王鑫

王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院内转运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抢救与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也会影响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

【关键词】呼吸机;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51-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患者,男68例,女62例,年龄21—84岁,平均58岁。脑血管意外患者40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24例,呼吸衰竭患者22例,心衰患者14例,重症哮喘30例,其中气管插管患者78例,无创面罩辅助通气43例。CT检查49例,收住入院72例。

2护理

21充分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采用呼吸机转运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的意义及重要性、可能在途中遇到的意外、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如果没有得到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和支持,则不强行执行转运。一般情况下家属签字同意后我们才实施转运工作。

22患者转运前物品准备:操作人员检查便携式呼吸机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如果病人的病情需要,则应携带简易呼吸气囊、急救箱、心电监护仪、和主治医生沟通准备可能需要使用的药品及物品。转运患者前操作人员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物品及药品,不得有任何遗漏。

23患者转运前评估:本组病例中在转运前均经本院专家会诊,120急救医生诊查患者后全面评价,80例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有一定的转院抢救价值,并经家属签字同意转运。其中2例重度颅脑外伤、2例脑出血、3例晚期癌症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不适宜转运;3例败血症病人经治疗无好转,无自主呼吸,血压用升压药维持不适宜转运;但家属强烈要求转运,经稳定病情、维持生命体征、对症处理、签保证书后转运。

3危重症患者转运中

31调整呼吸机参数:用简易皮囊加压人工呼吸作为过渡通气,将病人安置妥善后,首先可选择纯氧模式通气3~5min,以弥补简易皮囊加压人工呼吸时吸入氧浓度的不足。同时进行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合度监测[1]。①选择适宜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呼吸机管路的密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如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防止通气不足。②应及时调整呼吸机支持参数,不但可以增加呼吸回路死腔,而且还可使用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③应及时吸痰并要彻底到位;避免长时间的高浓度氧气吸入等,防止肺不张。④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在氧疗中发现不能解释的胸痛、咳嗽、缺氧症状,应警惕肺性氧中毒的可能,应及时对症处理。

3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和神经反射等,胸廓活动幅度,双肺呼吸音和尿量等;观察病人与呼吸机是否同步,防止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2];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强心利尿药、升压药等稳定病人的心功能,防止心血管抑制。

33人工气道的护理:①充分保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妥善固定。保持头部位置的相对固定,由于车辆颠簸或患者烦躁不安等原因,运送途中极易发生患者头部位置的改变,导致导管或套管与气道间的摩擦,使气道损伤;也可增加套管滑出气道的可能性;还可导致气囊的损伤与破裂,因此,需特别强调头、颈部一致性或同方向的转动[3]。

34做好患者转运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监测指标数值、意识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以及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抢救治疗。[4]

35患者转运后交接:到达科室后,与科室值班护士一起安置病人,并做好呼吸管道的断开连接,参数的调节;生命体征的交接,管道情况的交接及用药情况及途中病情变化的交接,待接收科室的护士确认交接内容无误后,填写交接单,一式两份,急诊科与相关科室各一份[5][6]。

36呼吸机终末处理:便携式呼吸机使用后,将其各配件依顺序拆开,各配件用清水先冲洗,置入10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中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送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消毒,主机外壳应用无绒抹布擦拭干净即可。消毒后充电备用。

4小结

便携式呼吸机,可提供控制参数、辅助/控制参数、同步间歇控制呼吸(SIMV)、持续气道正压(CPAP)、窒息备用通气、无创正压通气(NPPV)共6种通气模式,可通过控制面板轻松完成模式的转换;采用AC电源、内部电池、直流电三种供电方式。院内转运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抢救与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也会影响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能够充分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保障了患者的安全,而且为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因此做好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及观察和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但影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而且还会产生法律纠纷。因此,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198

[2]李学兰,刘华侠.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17

[3]范海霞.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2009,30(1):125126

[4]刘瑛.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A):4042

[5]陈宏勋,姚韵.2007年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国家患者安全目标[J].上海护理,2007,7(5):80

[6]许乐芬,张丽,刘岱,等.介绍一种急诊患者护理记录交接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