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60例疗效观察

赵鹏飞

赵鹏飞(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感染科2011年5月~2011年12月的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和螺内酯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柴胡15g、枳壳6g,香附、白芍、陈皮各10g,川芎6g、厚朴15g、苍术15g,泽泻、茯苓、大腹皮各30g,肉桂3g]。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8%,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气滞湿阻型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205-02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1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感染科住院患者,共1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13.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32.4±13.6)岁,少量腹水19例,中量腹水29例,大量腹水12例。治疗组年龄(31.7±12.4)岁,少量腹水20例,中量腹水27例,大量腹水13例。2组年龄及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参考《肝脏病学标准》[1],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排除明确诊断为肝外原因引起腹水者;严重心、肺、肾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给予螺内酯片每次50mg,1日1次;呋塞米片每次20mg,1日1次。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处方柴胡15g、枳壳6g,香附、白芍、陈皮各10g,川芎6g、厚朴15g、苍术15g,泽泻、茯苓、大腹皮各30g,肉桂3g。每天1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服。

治疗2周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治疗2~3疗程。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腹部查体移动性浊音消失,超声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部查体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超声检查液性暗区缩小;无效:症状无改变,腹部查体与超声检查结果同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痊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603441378.3%

治疗组60848493.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5讨论

肝硬化属中医“臌胀”的范畴,腹水的形成是由于人体正气虚衰,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淤血、水饮互结于腹中所致,而情志活动与肝脏关系尤为密切,主要有“怒”和“思”。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这两种情绪过度均可导致导致肝脾气滞,进而诱发或加重淤血、水饮互结。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多是由于慢性肝病迁延失治发展而成,是以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肝内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营养障碍为特征的慢性肝病[3]。其病理特征是肝细胞炎症、变性、坏死、肝内纤维化,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发展到后期引起肝硬化腹水。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该病发病人数多,治疗难度大,从既往的临床观察发现,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本组处方中柴胡、香附、厚朴疏肝解郁、活血养血,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门脉压力;茯苓、大腹皮健脾利水消肿,使水液从小便而去;苍术、川芎、泽泻软坚消肿、活血化瘀,促使脾脏回缩,诸药合用,虚实并重,攻补兼施,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可互相弥补不足,增强疗效,达到消除腹水、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本病也应注意生活的调护,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对本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扩寰.肝脏病学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86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0.

[3]武步涛.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