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宣泄疗法效果的简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有关宣泄疗法效果的简单思考

李津强

李津强(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门诊心理科福建厦门361002)【中图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56-01

当今社会生存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在获得物质上的享受的同时,精神上的付出太大,心理健康受到严重挑战。住房还贷、就业紧张、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同事间勾心斗角,领导关系不睦等等等等,都构成了对身心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精神上得不到放松,心灵上得不到自由,当这种压力越来越大时一个人就要奔溃。因此学会精神宣泄,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就尤为重要。虽然人本身具有这种自我调节的潜意识,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会将我们感觉到痛苦的事情遗忘掉。但是这种遗忘总是要靠时间来完成的。如果我们主动一点,自己寻找宣泄的突破口,郁积在心中的苦闷就会时时得到释放,心灵就会有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心态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宣泄疗法是通过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对被咨询者进行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放松疗法。一般由咨询师对受询者进行暗示、催眠,使其处于一种管形思维状态,使受询者无条件的接受咨询师的诱导、启发,将心中郁积的情结解开,达到治疗的目的。宣泄疗法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受询者的精神宣泄,获得心灵上的自由,精神上的放松。

1宣泄疗法传统观点

以往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压抑了自己的愤怒,我们就要找到一个出口。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排出愤怒的急流”。这是“水压模型”——聚集的攻击能量就像用坝拦住的水,需要一种释放。社会上有一些意在助人心理减压的“发泄公司”,在人们的争议声中先后亮相,随之类似的“发泄吧”、“心理宣泄室”,通过摔打家具和电器、摔打假人等来发泄因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情绪。在这里,你可以随便打骂假人,作为你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不满的人的替代品;你也可以在这里任意打砸破坏而没人管,从而释放因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焦虑。

2质疑:宣泄疗法起作用了么?

宣泄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已经存在100余年了,它曾经是心理分析疗法的重要部分。但是,到底有多少证据表明,宣泄疗法起作用了呢?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习得性的,在宣泄过程中,则是不断“强化”了攻击性的行为,使得人们在遇到相似的情景时,更容易表现出以往强化的行为,即攻击性行为。宣泄假设:攻击行为或幻想耗尽了被压抑的攻击能量,鼓励人们通过攻击性未来疏导受压抑的攻击能量——用泡沫塑料球棒互相痛打(正如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发泄场所)。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是,人们要是相信宣泄能够有效地改善情绪,那他们在面对侮辱时,将会表现出更强的敌意,来释放不良的情绪。人们会贬低受害者,从而使进一步的攻击合理化;即使有时(在短期内)合理化降低了压力,最终也会降低抑制。即使当愤怒的人击打沙袋时,相信能够宣泄,但影响是相反的——导致他们表现得更加残忍。在宣泄中肆意释放自己的不满,从而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类似情景时也会采取同样的处置。

3有没有比宣泄疗法更好的方法?

当然不能因此而禁锢愤怒和攻击的欲望;生闷气显然不是更好的办法,因为它让我们能够在头脑中导演着谈话的同时仍不断发着牢骚。布什曼通过实验发现,也许什么都不做反而比“发泄怒火”能更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攻击倾向。

我们可以用非攻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的感觉和告知别人,从而降低我们的愤怒情绪。比如采取“替代攻击项目”,通过教年轻人和他们家长交流的技巧、训练他们控制自己的愤怒并提高他们到的推理的水平。还可以通过与人沟通,结交朋友谈心或者通过书信,电子邮件,比如上网开一个博客等形式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可以把导致不良情绪的人和事写在纸上,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毫不掩饰地写,痛快淋漓地写,写完之后一撕了之。在这个过程之中,情绪就已经得到了宣泄,这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做法。避免接触强烈的环境刺激,有时是必要的,但最好要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的意义,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另一方面是从改变环境入手,如改变环境治疗、工娱治疗,实际上都是通过具体环境的改变,减少环境对人体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刺激,形成积极的暗示作用,排除消极的不良影响,以达到治疗目的。倾诉,将心中的委屈、压抑、担心、焦虑统统说出来。去说给那些愿意倾听,并且真心实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难于启齿就写下来。总之,只有吐露那些困扰自己的东西,你才能感到踏实。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习得性的,那么存在控制它的希望,通过强化其非攻击性行为,并不断惩罚攻击性行为从而控制它。参考文献

[1]Bushman,B.J.,Anderson,C.A.Violentvideogamesandhostileexpectations:Atestofthegeneralaggressionmodel.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9,28:1679–1686.

[2]Geen,R.G.,Quanty,M.B.Thecatharsisofaggression:Anevaluationofahypothesis.InL.Berkowitz(Ed.),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NewYork:AcademicPress,1977:416.

[3]Geen,R.G.,Thomas,S.L.Theimmediateeffectsofmediaviolenceonbehavior.JournalofSocialIssues,1986,42(3):7–28.

[4]Goldstein,J.H.,Arms,R.L.Effectsofobservingathleticcontestsonhostility.Sociometry,1971,34:83–90.

[5]Blanton,H.,Pelham,B.W.,DeHart,T.,etal.Overconfidenceasdissonancereduc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1,37:373–385.

[6]Russell,B.Theconquestofhappiness.London:UnwinPaperbacks,1983:432.

[7]Ebbesen,E.B.,Duncan,B.,Konecni,V.J.Effectsofcontentofverbalaggressiononfutureverbalaggression:Afieldexperiment.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75,11:192–204.通讯作者李津强(1979-),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