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饮水安全的一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对农村饮水安全的一点思考

韩冰雪

韩冰雪(吉林省舒兰市亮甲山水管站,吉林舒兰132600)

摘要: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指出了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原因;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饮水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人类疾病和儿童死亡率都与饮水水质不良有关。而长期饮用含氧化铁、锰、氟、砷、硒等重金属和致癌物质的水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导致人体致伤、致残甚至丧失劳动力或死亡。

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益成为建设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但截至目前,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背景和政策依据却很少报道。有的工程虽有进展,但却遭遇许多困难,发展还将面临诸多难题。

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

2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原因

经过摸底调查,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农业污染。现阶段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农药废弃瓶的随意扔放,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进而直接影响饮水安全。

2.2工业污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落后地区,特别是乡镇为了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一大批超标准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被盲目的引进,直接造成了水源的污染,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2.3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目前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污染物、有害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3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水源污染。

3.2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

3.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4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

4.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更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继续加大国家投资比重,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并切实减少农民负担。

4.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标准宜适度提高,既需要满足当前农民的用水需求,又要为后期发展留有余地。

4.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格局应尽可能打破分散为主的传统模式,宜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专业配合,尽量多地采取集中供水,有效统筹水资源利用。因此,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步发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理应拿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不断调查,不断改进,使水利事业更加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