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互动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崔芸

崔芸

〔摘要〕新课程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把这一概念贯穿于教学中,是我们物理教师的责任。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和理论思维是物理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为了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我将互动合作学习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物理教学互动合作

新课程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把这一概念贯穿于教学中,是我们物理教师的责任。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和理论思维是物理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为了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我将互动合作学习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1科学划分“互动合作”小组

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知识水平掌握的程度划分成五个层次,然后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出一人,组成五人互动合作小组,这样一个班就可组成若干个小组,这样的分组目的有两个,其一,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其二,可以发挥每个学生在互动合作中的作用,组内各同学分工明确,分派职责任务到位,即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例如,一组中学生1和学生2负责操作,学生3记录,或不同学生从不同信息库中寻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转换,实验的次数有很多次,比如第一次学生1和学生2操作,学生3记录,第二次,学生4和学生5负责操作,学生1记录,其他同学从不同信息库中寻找相关资料,第三次,再有不同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等等,当互动合作小组分好后,接着进入下一个阶段,即互动合作学习的实施阶段。

2互动合作学习的实施阶段

互动合作学习的实施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即提出问题,参与猜想,探究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1提出问题(问题激“动”)。美国教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是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深刻的思考,才能提出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奇的实验现象或物理事实。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提出他们经过讨论提出的问题,例如“浮力”一节,教师先把木块和乒乓球放入水中,然后把实心铁块和硬币放入水中,最后把一空心铁球放入水中,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开始提问:木块和乒乓球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实心铁块和硬币为什么能沉入水底?空心铁球为什么能悬浮在水中呢?一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及时鼓励,这对培养学生发现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始,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尽快步入参与猜想阶段。

2.2参与猜想(猜想联“动”)。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大胆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要求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发挥个人优势,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放手让他们猜想,假设和求证,例如:木块和乒乓球能浮在水面上,有的学生猜想木块、乒乓球肯定受到浮力,所以才浮在水面上,而实心铁块和硬币没有受到浮力,所以下沉,有的学生猜想实心铁块和硬币即使下沉也受到浮力,有的猜想空心铁球受到了浮力。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和一得之见,对想像奇异,思维新颖的同学,教师要及时鼓励,由此可见,通过猜想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本质含义。

2.3探究实验(实验带“动”)。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后,教师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研究方案,各小组经过热烈讨论,求证的方式选择了实验,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去获取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例如:学生带着上面猜测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开始动手探究,每组学生按照各自的具体分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把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记下此时铁块重力G,然后把铁块慢慢放入溢水杯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减小了,同时水从溢水杯中溢出,这个现象对学生来说是想象不到的,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弹簧秤示数减小说明什么问题,教室顿时活跃起来,各小组学生积极讨论、分析。有的分析铁块浸入水中,铁块重力可能发生变化,有的分析铁块浸入受到向上托的力,有的分析铁块……教师这时暗示学生,仔细分析浸在水中的铁块受几个力的作用,这时分析错的学生立即明白,原来浸在水中的铁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簧秤对铁块的拉力和浮力,所以弹簧秤的示数减小了,同时由分析三个力的关系可知浮力大小F浮等于物体在空气中弹簧秤的示数G减去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F,(F浮=G–F),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们猜想的问题在此得到了准确性的答案。

2.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互“动”)。同学们根据实验求证后,教师再引导他们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或收集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探求结论。例如:通过以上实验所呈现的现象,学生总结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浮力的结论,同时让他们尝试计算浮力的方法(F浮=G-F),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敢想敢动,乐意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知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渴望,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现机会,积极鼓励他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迁移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情感,意志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互动合作学习,使学生不再是个人孤立地参加教学和学习活动,而是融入群体小组学习中,学习中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尝试探究等,使他们的各种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互动发展,并使他们养成了互助友爱的精神品质,在互动合作教学过程中,便于师生双方互相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因而我认为,互动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尝试。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第四师66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