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段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段芳

段芳

段芳(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人民医院内三科618200)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痊愈76例,死亡2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护理措施与预后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缩短临床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00-0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迅速给予及时的护理措施,实施有效干预,对本病的预后极为重要。现针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7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为19-76岁,平均年龄为5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咖啡色胃内容物或者黑便。出血量在15-780ml之间,轻度出血患者(出血量<400ml,无明显临床症状)28例,中度出血患者(出血量400-800ml,伴有头昏乏力等临床症状)40例,重度出血患者(出血量>800ml,伴有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晕厥等临床症状)10例。

1.2治疗方法

1.2.1嘱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性出血期间,严格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者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候给予氧气吸入。

1.2.2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1.2.3遵医嘱予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

2护理

2.1院内护理

2.1.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采取平卧位,将下肢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者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1.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心率加快、心率失常、脉搏细弱、血压降低、脉压变小、呼吸困难、体温不升或者发热等,观察患者的精神和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度及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的充盈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发现问题,随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2.1.3观察患者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性质与量,准确记录。

2.1.4治疗护理遵医嘱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的实施输血、输液等各种止血治疗及用物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用物,以便必要时进行抢救。

2.1.5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紧张、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解释各项检查及治疗措施,以减轻他们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6饮食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伴恶心、呕吐者应严格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患者可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度到正常饮食。

2.1.7对于活动无耐力患者,视情况给予床栏等保护用具,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定时更换卧位,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出血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护理工作有计划的集中进行,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时间。

2.2院外护理

2.2.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注意服药时间及方法。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2.2.2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给予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其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如再出现呕血等出血征象,及时到医院就医。

2.2.3定期随访出院后护士定期上门或者电话访问,随访跟踪患者的病情状况,如大便的颜色等。嘱患者定时会医院进行复诊。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针对病情给予快速、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有效的临床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严重并发症,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2]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1.

[3]余卫.4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J].2010(11)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