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6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24天、早产儿存活1例分析

/ 1

孕6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24天、早产儿存活1例分析

周彩霞

周彩霞(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743000)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197-01

1病例简介

患者42岁,住院号91280,17年前足月分娩1女婴,继发不孕10年。平时月经规律,Lmp:2010.7.10,Edc:2011.4.17,于停经40天时出现恶心、头晕、择食、嗜睡等早孕反应,持续约50天后症状消失,于孕4+月起自觉有胎动感至今,孕早期无风疹、病毒、发热等病史、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孕中期无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无阴道流血史;不定期产前检查2次,未发现明显异常。于2011.1.26.23时突然无明显诱因阴道流水,于2011.1.27.10时45分来我院就诊,做彩超后回报:宫内单活胎,头位,双顶径63mm,胎盘0级,羊水深40mm,故以“①孕6月G2P1;②胎膜早破;③珍贵儿”收住院。查体:T37℃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口唇红润,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略膨隆,宫高24cm,腹围78cm,胎位LOA,先露头,浮,胎心音138次/分,规律,子宫敏感,消毒内诊宫颈管未消,宫口未开,胎膜已破,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无异常,予以间断吸氧、抑制宫缩、预防感染、促胎肺成熟、抬高臀部、卧床休息等对症治疗11天后,自觉下腹坠胀,阴道流水增多,遂复查彩超回报:双顶径66mm,羊水深30mm,考虑羊水较少,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继续期待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难免早产等并发症,家属表示理解,遂继续期待治疗12天,于2011.2.19.2时40分早产一女婴,Apgar评分7分、8分,体重1500g,胎盘、胎膜剥离完整,产后继续预防感染、促宫缩、对症治疗一周出院,考虑到新生儿系珍贵儿,经我院儿科医师会诊后,建议即刻转省级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经观察治疗一月后出院)。

2讨论

2.1保守治疗:在早产胎膜早破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是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和提高新生儿生存的主要关键措施。羊水循环每3小时交换一次,因此,即使胎膜已破,部分羊水已流出,仍可存一定羊水池,供穿刺用,不但可抽羊水测成熟度,而且羊膜腔内药物注射,地塞米松10mg或倍他米松12mg羊膜腔注射,可促胎肺成熟,也可采用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达到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早产胎膜早破而无感染者,延长妊娠期,直至自然临产,有绒毛膜羊膜炎发生者干预引产,在等待期间促进胎肺成熟,尽量避免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2.2根据不同孕周,决定治疗方案

(1)>36-37孕周,胎膜早破后6-12小时未自然临产者,应以引产分娩为宜,若宫颈不成熟,尽快促其成熟,如应用前列腺素E(prepidil)。Chua(新加坡,1995)报道用PGE23mg阴道置药在12小时后可成功地促宫颈成熟及启动分娩。

(2)33-36孕周,此组胎(婴)儿存活的机会较大,Berkowitz(美国,1980)早已提出,必须等待16小时,胎膜早破的应激情况可促使胎肺成熟,无一例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而<16小时,则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Stedman及Verner(美国,1981)认为如等待48-72小时引产,不但可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也可降低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

(3)26-32孕周,此组胎(婴)儿如破膜时间超过16小时,也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但不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如能达到33孕周,才能使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说明胎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抑制宫缩,控制感染,监护胎儿情况,延长孕周是治疗原则。

(4)<26孕周,此组胎儿难以存活,过去一直认为应放弃治疗,立即终止妊娠,由于近年来对极低体重儿医护质量的提高,<26孕周,<1000克者新生儿存活屡有报道。Hadi(美国,1994)报道20-25孕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74例的处理结果,显示25孕周前出生新生儿存活率极低,偶有500克存活者,但将来小儿的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较多,尚待进一步研究随访。26-34孕周,如有足够之羊水量,围生儿死亡率为2.1%,而羊水量相对不足者,其死亡率为69.2%,因此在处理<26孕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应根据羊水量足够与否来决定处理方案。

总之,在胎膜早破的处理中,主要应根据不同孕周,采取不相同的处理方案,争取时机,促胎肺成熟,以达到良好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