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穴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钙超载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 2

不同经穴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钙超载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赵佳辉桑鹏王顺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脑损伤。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一直缺乏高效、简便、可重复性强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刺疗法取得了确切疗效,己被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所证实。但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多局限于小样本临床病例报道,缺乏严格随机对照分组大样本规范性观察。且在以往研究中,针灸临床与神经生化免疫等基础研究相分离,没有确切深入研究针刺疗法对该病脑保护作用的机理。因此本研究根据多年临床研究成果,进一步将经验应用于大样本临床治疗,并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阳经针刺组和阴经针刺组、药物疗法组的对比研究,从神经生化和免疫等方面对针灸的脑保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病人。

入选病人符合1995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急性脑梗死诊断[2]并且符合以下标准:

1年龄<76岁;

2发病6小时至7天内;

排除标准:

1近三个月有活动性出血或已知出血倾向;

2严重高血压(血压>200/120mmHg);

全部病例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在38-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65±8.34岁。病灶部位:基底节区49例,内囊区32例,额顶区9例,颞顶区6例,多发性24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三组患者在病程、病灶大小、病情、合并症方面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经针刺组40例(阳经+药物)、阴经针刺组40例(阴经+药物)、药物对照组40例。

阳经针刺组取百会透刺双侧曲鬓加患侧肢体的臂臑、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阴经针刺组取百会透刺双侧曲鬓加患侧肢体的极泉、少海、劳宫、内关、太渊、阴陵泉、三阴交、太溪;阳经针刺组、阴经针刺组针刺得气后均采用G-6805型(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准字2000第2270088号)电针仪,波型为密波,频率为100HZ,强度以肢体轻微抖动且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一天一次。三组病例基础治疗均采取静脉注射血栓通冻干粉针(中恒)300mg(广西梧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Z20025652)、舒血宁注射液(雪乐通)20ml(山西盛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Z14020748)、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欣普善)30ml(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H20003770)及对症降颅压、抗感染等药物。

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第14天进行临床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采用卒中量表(NDS)对病人进行评价

三.疗效评价:

(一)临床疗效评定依据:

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

治疗前、治疗后14天NDS评分变化

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

0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或恢复到病前状态

1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

2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

3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

4级可站立走步,但需人随时照料

5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

6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

7级植物状态

(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

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

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

死亡

试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主要仪器

(1)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J2-MC)

(2)低温冷冻冰箱(美国NBSPremium)

(3)超净工作台(日本MCV-B91F)

(4)免疫荧光光度计〔日本F-2500)

(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GS-400)

2、主要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清晨空腹采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Mg2+,Ca2+

二、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_)±s)表示,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组内比较均用q检验。

结果

注:经Ridit分析:*痊愈+显著进步率相比,阳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阳经组与阴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脑缺血后,血脑屏障被破坏,组织细胞内和组织间液中的EAA主要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acid,Asp)进入神经细胞间隙,引起NMDA受体闸门钙通道开启,从而使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钙超载最终导致细胞破坏[3]。本实验观察到:阳经针刺组显著提高Ca2+浓度,说明针灸能阻止缺血后脑组织内的Ca2+的升高。镁离子是目前较为确定的内源性脑保护因子,它具有稳定细胞内DNA、RNA和核糖体的作用。研究发现,脑损伤后,全脑组织镁含量下降,尤以损伤区脑组织内的含量下降明显,且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4]。本实验观察到:阳经针刺组显著降低血清Mg2+浓度,说明针灸能阻止缺血后脑组织内Mg2+的转移。而Mg2+含量较相应对照组高。说明针灸能阻止损伤性因子Ca2+的升高及阻止保护性因子Mg2+的下降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本研究证实,在急性脑缺血病人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7天血.清Mg2+阳经针刺组与两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因为急性脑梗塞后,Ca2+大量内流,Na+-K+紊乱,导致Mg2+大量流失和利用增多;治疗后7天血清Mg2+逐渐恢复,阳经针刺组显著优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P<0.01)。说明针刺可以促进血清Mg2+的恢复,因为Mg2+能通过调节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清除自由基和亚低温效应而达到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6]。临床疗效评价表明,阳经针刺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阴经针刺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经针刺疗法的应用可调节钙超载从而产生脑保护作用,是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一种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梁伟雄.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29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WiessnerC,GehrmannJ,LindholmD,etal.ActaneuropatholBerl.1993;86(5):439

[4]KrupinskiJ,KumarP,KumarS,etal.Stroke.1996;27(5):852

[5]刘爱芬,王凤丽,郭洪志.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内外Ca.ATP含量及膜Ca-MgATP活性变化的动态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3)142-143

[6]沈君,王和德,尹格平.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与红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