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个体差异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1

浅谈职业教育个体差异生的培养

张秀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差异生;

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在教师教学的每时每刻,这些差异都会有所体现。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各种差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使之沿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轨道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学生良好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运用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耐心的聆听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想办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当前中职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1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1.2情绪问题。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与差异生沟通

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差异生更强烈需求老师的尊重和赞赏。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精神上的鼓舞。认真分析差异生的心理,用正确的方式疏导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平等、自由、信赖的温暖个人关系下,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

3.职教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职校生自卑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又很强,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职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4.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个比喻,将这类“差生”喻为蕴含丰富地下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质勘探队员来到这里,看到了宝藏,奉为至宝。作为教育者,掌握一种乐观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教师应对学生每个阶段进行激励性表扬。例如,“你很有潜力,努力吧!老师相信你能成功”,“你有进步了”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异生更渴望别人赏识自己,教师应巧妙地赞赏学生。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适当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进取精神。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注意班级差异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