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宋凌禹陈珊珊

(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一病区四川成都610083)

【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0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78-02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inpatientsathighriskoflowerlimbfracturesurgerydeepveinthrombosispreventionandnursingmeasures.MethodsSelect2013receivedduringtheperiodofSeptembertoOctober,2015,100casesoflowerlimbfracturesurgeryforhigh-riskpatients,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50casesineachgroup,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care,observationgroupadoptsthe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nursingeffect.ResultsTherateofdeepveinthrombosisandnursingsatisfaction,observationgroupis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Forpatientsathighriskoflowerlimbfracturesurgeryusingearly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canreducetheformationofdeepveinthrombosis,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Lowerlimbfracturesurgery;High-riskpatients;Deepvenousthrombosis;Thepreventionandnursing

近年来,下肢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是部分高危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可出现深静脉血栓,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患肢胀痛、静脉血栓、疼痛性青肿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影响,因而应重视早期的预防护理。为进一步促进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康复,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本文结合我院接收的100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就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0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6.3±4.2)岁;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15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6.2±4.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资料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的措施主要有:(1)健康教育。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及时的向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相关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了解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定期的帮助患者翻身,鼓励患者术后可能的情况下尽早下床进行活动,让患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为全面的认识[1];(2)做好患肢的保护工作。在手术结束后保护患肢,避免创伤,止血包扎期间保证压力的均匀性,避免压力过大,在患肢移动过程中操作轻柔,避免在患肢一侧进行静脉穿刺,提升患肢高度超过病床20~30cm,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3)饮食护理。患者的愈合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供应,对此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对于一些不易消化、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应杜绝食用,饮食应以新鲜得水果、粗纤维以黑木耳为主从而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4)指导患者做好患肢的的功能康复训练。患者术后应尽早的开展患肢的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功能康复训练要点,并向患者示范相关操作,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进行患者训练;(5)做好早期治疗。对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采用肝素抗凝血治疗、链激酶溶栓治疗或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葡萄糖等及时的实施治疗[3]。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主要有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其中临床护理满意度采用的是我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整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的主要资料,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所占为例为4.0%,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6.0%,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数据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n(%)]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出现凝结,造成血管阻塞,静脉正常的回流受到影响,临床上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常见,下肢骨折患者本身在骨折部位就出现了血管的损伤,同时在手术治疗结束后伴有血流滞缓以及静脉结构改变,此外,患者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卧床休息,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高,因而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实施护理[4]。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血管保护、饮食指导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等干预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以4.0%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小于对照组26.0%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结果显示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预防,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张弘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明香.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115-118.

[2]李永艳.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03):52-53.

[3]张洁靖.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4):195.

[4]何义川.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225-226.

[5]张弘,王丽,王宗桂.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