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作用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浅谈《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作用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毕玉敏

毕玉敏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中心小学271208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谈及《水浒传》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梁山好汉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英雄故事:武松景阳冈打虎,鲁提辖拳打镇西关,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等。固然,一百单八将是本部小说的主角,“叙一百零八人,人人有其性情,人人有其气质,人人有其形状,人人有其声口”。对他们不惜重墨加以描绘渲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细心的读者也定会发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英雄人物之外,也有一些虽着墨不多且被排斥的女性游离在其中,构成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她们在作品中的地位相对次要,但无论就作品本身还是于后世文学而言,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异彩纷呈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屈指可数,但就作品出现的女性形象而言,真可谓门类齐全,异彩纷呈。一是淫毒妇。这在作品中尤为耀眼,如潘金莲,宋江的外室阎婆惜、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卢俊义的妻子贾氏等。这些人具有“美”、“淫”、“毒”等鲜活的特点。二是女强人。提及此便让人想起了一百单八将中廖若星辰的三员女将: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除此之外,便是作品中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妇女,特别是那些丫环使女、卖唱女子、良家妇女,她们不是被坏人或好汉们无端杀害,死得连自己也莫名其妙,而成为一介草木,就是被英雄们无意中搭救,恨不得变成牛马来谢恩,成为一个羔羊。丫环使女,奴性十足,毫无个性。武松在鸳鸯楼上胡乱砍杀的使女,为潘巧云、裴如海通风报信的迎儿等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良家妇女,更是备受凌辱的对象。镇西关之于卖唱女金翠莲,王江、董海之于刘太公女儿等便是。就连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也毫无例外,先是被高衙内调戏,后被高太尉威逼成亲,最终自缢身亡。

巴尔扎克说:“人物是他们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由以上对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淫毒妇、女强人,还是其中生活在各阶层的妇女,她们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言之,作品呈现出了明显的排斥女性的色彩:“男尊女卑”思想、“禁欲主义”思潮和“勇武阳刚”之气。

伟大作家席勒曾说过:“谁要抱着摧毁罪恶的目的,那么他就必须把罪恶的一切丑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出来,并且把罪恶的巨大形象展示在人类的眼前。”因此,这些被排斥的女性形象在艺术领域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

尽管《水浒传》中的女性着墨不多,而且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女性形象在作品中毫无地位、毫无作用,相反他们在衬托英雄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衬托人物形象。作品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得力于成功塑造,也得力于一些女性形象烘云托月的衬托。如在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军哥不忿闹茶肆”中,武松与潘金莲之间的鲜明对比。当潘金莲看到武松这一表人物,再想想“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心里直觉晦气,于是心怀鬼胎,以致到后来轰动春心,按耐不住。最终决定“着实撩斗,不信他不动情。”从中更强烈地反衬出武松的高大形象。再如第二十一回“虐婆醉打唐生儿,宋江怒杀阎婆惜中宋江与阎婆惜、虐婆的精彩对决,也把宋江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宋江也掷地有声:“你也许知我是老实的人,不会说谎,你若不信,限我三日,我将家私变卖一百两金与你。”宋江疏财仗义,直人憨性之伟大形象惟妙惟肖,清晰可辨。这样的艺术效果正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女性形象的反衬获得的。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众所周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被逼上山的经历。在这些情节发展中,有很多女性参与其中,或事由已出、或牵针引线、或推波助澜,极大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固然,情节离不开英雄人物,但女性在牵针引线,推波助澜方面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对于作品自身作用而言的。事实上,我们还应看到女性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典型女性形象首推潘金莲,这主要是从她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考虑的。潘金莲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尽管她的事迹在《水浒传》中并不多。梁山伯英雄纵然有一百零八人,但其中大多数,如百胜将韩涛、金毛犬段景柱、中箭虎丁得孙之类,实际上并没有像潘金莲这样引人注目。比如,在戏曲这种最接近中国民众的文学样式中,围绕潘金莲大做文章的比比皆是:京剧《武松杀嫂》、微剧、湘剧、河北梆子的《金莲戏叔》都是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至后来的评剧、越剧《武松与潘金莲》,民国初期戏剧大师欧阳予倩的《潘金莲》。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潘金莲这一典型的女性形象对中国戏曲的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

尽管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处于被排斥地位的女性在《水浒传》中亮相不多,但是潘金莲、阎婆惜、孙二娘等女性形象被塑造得十分典型,这无论是对于作品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推动,还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注重研究梁山泊英雄好汉的同时,不要遗忘那些在作品中处于被排斥地位的女性,给水浒研究增添一点“调味剂,”使之“色”“香”“味”俱全,同时在学术领域撑起那片属于女性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