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岛土建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核岛土建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李慧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24)

【关键词】核岛土建;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Constructionmanagementformassconcreteraftfoundationofnuclearpowerstationproject

LiHui-qin

(ChinaNuclearPowerEngineeringcompanyLtdShenzhenGuangdong518124)【Abstract】ThebuildingnuclearpowerstationbyChinaNuclearPowerEngineeringcompanyLtdbelongstoCPR1000nuclearpowerstationproject,ofwhichfoundationheightisabout3mand5.5m,totalconcreteconesisupto12000m3,allattributetotherangeofmassconcreteconstruction.Inconstructionblueprint,thewholefoundationdecomposesmanypiecesandlayers,whichconcretesabout400m3foronetime.AsthefoundationconstructioncraftworkofthefivecompletedNuclearPowerstationisperformedinaccordancewithblueprint.ImprovementismadeincertainpartsoftheUnit6raftfoundation,whichactualizesthemassconcreteconstructionintheareaofChinanuclearpowerstation.Inthesouth,theUnit8raftfoundationofNuclearIslandisconstructedinthemethodoftwolayers,aswellastheeverylayeroffoundationconstruction.Itmakesagreatcontributiontotheconstructionquality,constructionprogressandcost,alsousefulfortheothersouthernCPR1000unclearpowerprojects.【Keywords】NuclearIslandconstruction;Foundation;Massconcrete;Constructionmanagement

CPR1000项目核岛土建主要厂房包括反应堆厂房、乏燃料厂房、电气厂房、核辅助厂房。其中反应堆厂房筏基厚5.5m,半径19.75m,混凝土约6220m3;其它厂房筏基厚约3m,混凝土约4000~5000m3。各厂房筏基体积虽大,但在设计施工图中将筏基分层分段浇注,大部分施工段体积在300~500m3之间,按照图纸施工,无法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国内大型项目中普遍应用,类似核电项目也已应用,在广核第5机组筏基局部开始应用,在北方地区,核岛土建1、2号机组筏基已大面积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核电领域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在南方地区的第7、8台机组核岛土建筏基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施工方案的确定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业主组织技术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审,施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多次修改,经业主审批后得以实施。筏基施工方案改进具体如下:反应堆厂房(RX)筏基由下至上分A/B/C/D/E共5层,由分层分段浇筑,调整为:7#机组筏基A、C层整层浇筑,其余各层按图纸分层分段施工;8#机组筏基A/B层合并整体浇筑,C、D、E层整层浇筑,其它厂房筏基分段施工。整层浇筑厚度最厚3000mm,最薄7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PS40(相当于国标C50)和RS28A(相当于C35)。

2.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筏基施工过程中,气温适中,降雨量较少,平均风力5~6级,适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为保证筏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原材料储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方面严格控制,而且在混凝土温度控制、人员组织、钢筋工程、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文件体系等各环节进一步完善,并取得良好效果。2.1原材料选择。水泥选用“核电专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实行专窑专库生产、储存和供应。外加剂选用混凝土高效增强剂,减水率稳定,与核电专用水泥适应性良好,同时采用Ⅰ级粉煤灰。细骨料采用闽江的细砂和中砂,粗骨料选用核电站附近乡镇的两家碎石厂生产的核电碎石。水为现场施工用水。2.2原材料储存控制。水泥采用散装水泥,分别储存水泥罐里,粗细骨料堆放在仓库内。当环境温度高时,对储存罐及粗细骨料采用喷淋降温方式,并在搅拌站设立遮阳蓬,避免阳光直射,以控制混凝土生产温度。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土建承包商土建实验室设计,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泵送能力,在混凝土中适当按比例要求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同时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减少温度差,使施工质量更好。2.4混凝土测温控制。在筏基混凝土施工中,预先埋设测温探头,探测混凝土内部同深度不同部位的温度,根据测量温度数据来调整养护措施,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除了以往埋设的部位,增加了周边复杂环境引起变化的测温。在检测阶段,检测到周边较明显变化的具体部位,现场及时采取保温措施,控制温差。2.5钢筋工程控制。钢筋工程实施车间下料现场绑扎的工艺流程。钢筋的检查注重过程质量控制,施工中边绑扎边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最终检查。图纸中钢筋为分层下料,分层绑扎,为适合A/B层整体浇筑,对部分搭接的钢筋合并成整根钢筋,为避免钢筋遗漏或编号错误,对合并的钢筋进行前后对照,同时对所有钢筋进行统计,并编制相应的表格,便于现场监督检查。2.6混凝土设备2.6.1核电厂房筏基一次混凝土浇筑量高达3450m3,核岛土建承包商现场搅拌站无法满足混凝土生产能力和运输需求。于是借用常规岛土建承包商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设备,多台机组和设备互为备用,为现场提供了可靠的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能力。2.6.2因常规岛混凝土生产及运输设备的借用,常规岛提前完成近期混凝土施工量大的工程,以减轻混凝土的生产压力且满足工期需求。同时常规岛土建承包商做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提供仓库以及配备各环节相关协助人员。2.6.3为避免设备故障影响现场昼夜连续施工,特指定了设备故障紧急预案,在整体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2.7混凝土施工人员组织。成立现场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混凝土施工过程各环节和现场质量安全等各专项工作。同时制定现场操作人员分工明细表,且分发到班组手中,明确责任,落实到人。2.8混凝土的浇筑控制2.8.1混凝土坐地泵就近筏基安放,用3台布料机从同一方向布料。2.8.2当环境温度高时,输送管用麻袋片包好,并用冷水喷淋,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30℃。2.8.3砼采用分层分段推进法布料,控制布料厚度和自由倾落高度。2.8.4混凝土的振捣紧跟布料进行,注意混凝土上下层的有效结合,并采用二次振捣方法,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2.8.5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将已浇筑到预定标高并进行了整平的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抹压,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2.9混凝土的冲毛控制。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处理均用高压气加水冲洗混凝土表面,至混凝土中粗骨料均匀外露即可。冲毛水采用有组织的排水。2.10混凝土的养护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是对混凝土强度非常重要,对混凝土裂缝控制尤为关键。宁德一期工程核岛筏基养护主要采用覆盖保温养护,个别部位采用蓄水养护。在筏基A/B层现场搭设养护棚,混凝土终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片。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的大气温度,有效防止因昼夜温差或天气骤变引起混凝土温度较大的变化,在降温前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内部有害裂缝的产生。图12.11质量保证2.11.1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实行二级QC逐级独立检查的方式,对重要部位采用联合检查方式。即在二级QC检查完成的基础上,首先科级领导检查,接着处级领导检查,最后各相关处组合成项目部级检查,最终确保现场施工质量。2.11.2施工跟踪记录文件控制,首先由二级QC完成检查并签字确认,然后实施现场联合检查,合格后由科级领导联合签字放行,并审核有关技术文件,进行质保审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对比分析3.1质量方面。筏基工程施工期间环境温度相对偏低,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总体施工质量良好。仅在A/B层上出现表面裂缝,对筏基整体质量不构成影响,筏基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3.2进度方面。由于取消了部分水平、竖向施工缝,节约了大量的施工缝处理时间和砼养护时间。若合理控制养护时间,对进度控制更有利。3.3成本方面。取消施工缝,减少了施工缝的处理,减少凝土浇筑次数,成倍的减少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安装次数,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钢筋施工采取一层一次性绑扎完成,减少了钢筋搭接量,即方便钢筋的施工,又提高钢筋安装效率。同时,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总体而言,整层浇筑的施工成本低于分层浇筑的成本。3.4文明施工。取消施工缝,意味着施工缝处冲毛量大幅度减少,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排污量,加强了文明施工。

4.结论4.1根据7、8号机组筏基施工改进后的最终效果来看,混凝土施工缝的减少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本控制、工期节约等方面均有提高。4.2施工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对关键部位、重要专项工程实施联合检查,有效的控制了施工质量的各个环节,这一良好实践,值得推广到穹顶吊装等大型施工活动中。4.3施工人员的精心组织、施工材料的充分储备、设备机械的统筹协调,施工质量的联合检查,现场其它承包商的大力支持,项目部领导的高度关注,从各方面来说,施工准备非常充分,为A/B层筏基工程整体浇筑顺利实现提供保障。4.4由于核电站多基地多项目的快速发展,具有核电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稀释较快,给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现场各承包商和工程公司内部,加强现场专项理论培训和在岗实践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RCC-G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土建设计与建造(1986)

[2]B.T.S.核岛土建采购技术规范书

[3]GB50185-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6-03-422

[作者简介]李慧琴(1971.7-),现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核岛土建施工主管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