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赵静刘刚许梅秦蕾宁博

赵静刘刚许梅秦蕾宁博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核医学科8320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方法。方法:20例NSCLC患者中10例行大分割适形放疗.2.5~4Gy/次,每日一次(总剂量48-60Gy,共12-15次,总疗程2-3周;10例行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共30-35次,总疗程6周。观察治疗后1、2年肺内局部病灶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结果:放疗后3个月,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78.3%和43.2%。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2%(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32.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差异显著(P<O.01);两组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关键词】肺肿瘤;放疗,适形;剂量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204-02

三维适形放疗(3DCRT)具有定位准确,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对肿瘤细胞杀伤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与临床。但常规分割放疗治疗由于疗程长,残存的肿瘤细胞在照射后4周左右会出现加速再增殖,故有80%局部肿瘤不能被控制;特别是老年患者顺应性差,大分割放疗(Hypofractionatedradiationtherapy)是指单次放疗剂量>2.5Gy,该方法加大单次放射剂量,同时缩短了疗程,既考虑到放疗中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又顾及正常组织的保护等优势。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了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10人行大分割3DCRT放疗,10人行常规分割放疗。现回顾分析放疗前后两组病人病灶大小的变化、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旨在探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途径。

1.临床资料

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46~73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大于65岁的肺癌患者9例。卡氏评分均大于70分,其中Ⅱ期9人、Ⅲ期11人(根据1997年UICC分期标准).16人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CT定位下肺肿块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4人经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灌洗取得细胞学诊断,其中鳞癌13例,腺癌7例。随机分为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部分患者放疗前或放疗后接。受化疗。

治疗方法:适形放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交叉上举置于头顶,体模固定,CT定位扫描。靶区定义:临床靶体积(CTV)范围包括原发灶(边界为肺窗条件下大体靶区(GTV)外放1CM),病灶在CT肺窗下确定肿瘤体积(GTV),GTV周边放大1cm为临床靶体积.临床靶体积外延0.5~1.0cm为计划靶体积(PTV)。同侧肺门及纵隔转移淋巴结(最小径≥lcm的淋巴结为转移淋巴结)外放5CM;不做纵隔淋巴结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危险器官如食管、脊髓、双肺和心脏也被勾画。采用4~6个适形野,靶体积的处方剂量为90%等剂量曲线包括的PTV。采用射野影像系统进行位置验证,10MV-X线,大分割放疗2.5-4Gy/次,每日1次,5次/周,总

剂量48-60Gy,共12-15次,总疗程2-3周;常规分割放疗2Gy/次,每日1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共30-35次,总疗程6-7周。

1.3疗效观察

根据影像学资料观察放疗前和放疗后3个月、1年、2年病灶变化(胸部CT纵隔窗下测量病灶),评价局部病灶的疗效。比较1年、2年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l0.0统计软件,两样本等级资料x2检验。

2.结果

2.1放疗后3个月疗效比较

放疗后3个月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78.3%和43.2%。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

2.2放疗后1、2年局部复发率比较: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放疗后1年,肺内病灶局部复发率(失随访和死于其他疾病者不计)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8.5%和46.5%(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32.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差异显著(P<O.05)。

2.3放疗后1、2年生存率比较

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0%(1人死于脑血管意外)和80%(其中1人失随访(按死亡计),1人死于全身衰竭),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44.4%(4/9)和37.5%(3/8),两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1)。

2.4放射反应和损伤比较

大分割适形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1.3%和63.5%(P>0.01);局部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85.4%和76.6%(P>0.0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8.2%和12.8%(P>0.01)。中央型NSCLC中发生严重的食管反应,考虑与食管的单次剂量偏高有关。大分割适形放疗组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食管狭窄。

3.讨论

3DCRT高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三维形状适合度好,能尽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在减少照射体积的前提下提升放疗剂量,常规分割放疗治疗由于疗程长,残存的肿瘤细胞在照射后4周左右会出现加速再增殖,故是肿瘤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有作者报道应用三维适形技术,通过逐步增大放疗总剂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总剂量高于常规50%,但并发症未增加[1]。国外有人采用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肺癌,总剂量54-65Gy,总疗程2-3周,结果显示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得到提高,食管、肺损伤无增加[3]。大分割放疗对肿瘤杀伤力强,缩短了疗程(平均2-3周),因此可减少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再增殖[3]。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分割适形放疗较常规分割放疗1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2%(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32.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差异显著(P<O.01);同时也发现随着局部控制率的提高。患者直接死于远处转移的比率增加,所以生存率的提高始终低于局部控制率的提高。大分割放疗加重食管、气管损伤,井出现了较严重的气管软化和食管狭窄,而对于周围型病灶,适形放疗仅损伤病灶周围有限的肺组织。放射性肺纤维化体积非常小.很少出现放射性肺炎。由于本组患者9例年龄较大,部分患者放疗前接受过2~4个疗程的化疗,肺的耐受性下降,大分割放疗组2例放疗结束后半年内发现局灶性放射性肺炎,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1例死于放射性肺炎。常规分割放疗组2例死于放射性肺炎,2例死于肺部感染。在放疗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对70岁以上肺癌患者实施更为严格的肺组织剂量限制,接受20Gy的肺体积占总肺体积的百分数应小于小于20%。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参考文献】

[1]于金明,任瑞美.袁明智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割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8,29(4):26-28.

[2]CohenP.ExtrahepaticmanifestationsofhepatitisCvirus[J].presscMcd,2000.29(4):200-202.

[3]程中伟,张力.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新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3):330334-344.

兵团课题编号:2012BA049院级课题编号:YL2012-S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