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检测的方法探讨与检测意义研究陈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检测的方法探讨与检测意义研究陈敏

陈敏

陈敏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检测的方法与检测意义。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体检资料。结果:低危险组患者PCT平均值为(0.91±0.13)ug/L,CRP平均值为(30.2±5.3)mg/L,D-二聚体均值为(0.58±0.11)mg/L,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数据明显增大(P<0.05),PCT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1=0.92,CRP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2=0.85,D-二聚体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3=0.82。结论:PCT、D-Dimer和CRP指标对CAP患者病情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PCT;D-Dimer;CRP;CAP

【中图分类号】R614.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508-01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尽管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抗生素类药物在不断发展,但该类患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文献报道[1]临床病死率高达5%,普通病房病死率高达12%,而ICU病死率更是高达50%以上),因此,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50例和女性42例,年龄范围为23岁-60岁,平均年龄为(38.2±13.1)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真的结果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配合本研究的调研统计工作。排除标准: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除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基础类疾病患者。

1.2分组方法患者入院后按照PSI评分方法进行评分[2](小于70分者为II级患者,70分-90分者为III级患者,90分-130分者为IV级患者,大于130分者为V级患者),评分后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险组(包括II级和III级患者共计28例)、中危险组(包括VI级共计33例)和高危险组三组(包括V级共计31例),另外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选取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的体检资料设置为对照组。四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组患者在相同测量结果后的数据指标具有可比性。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时间内测定PCT、CRP和D-二聚体,PCT测量方法为免疫发光法(试剂盒购自BRAHMS生物制药公司),CRP测量方法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二聚体的测量方法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天津瑞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以观察指标(PCT、CRP和D-二聚体数值)为自变量,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反应变量,通过计算两组变量间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的大小,比较PCT、CRP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估能力。

2结果

低危险组患者PCT平均值为(0.91±0.13)ug/L,CRP平均值为(30.2±5.3)mg/L,D-二聚体均值为(0.58±0.11)mg/L,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数据明显增大(P<0.05),PCT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1=0.92,CRP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2=0.85,D-二聚体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3=0.82,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表中可以看出:PCT、CRP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表现为相关系数r均大于0.80),而且相关性依次减少(表现为三者的相关系数依次递减r1>r2>r3)。韩寒,陈可,燕宪亮等在文献中[3]单独研究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PCT与CRP指标随着病情变化的规律,其对病情的评估方法选择CURB评分方法,但最终结论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随着病情的严重,患者体内PCT、CRP两项指标的检验数据明显增大,相关系数r=0.83)。

PCT是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中才能检测到的蛋白物质[4],健康人中含量极低,随着PCT含量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D-二聚体能够特异性的反映出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也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物,目前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D-二聚体的增加是机体感染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本研究也通过数据统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该物质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虽然CRP作为炎症反应标志物之一而并非特异性,但对于细菌感染、组织坏死和严重病情的评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建华,舒畅,王导新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14):1377-1378.

[2]宋维,许和平.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情判断与分级[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7):577-578.

[3]韩寒,陈可,燕宪亮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关系[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11):741-742.

[4]罗旭颖,王红,任爱民等.降钙素原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度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2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