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地域文化与建筑特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西安的地域文化与建筑特色研究

陈善春李丹郑松林

陈善春李丹郑松林

陕西省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都西安的文化特征深入研究,从建筑与文化之间关系入手,分析西安这一深厚地域文化下建筑的特色,提出建筑设计应符合地域文化形成城市自身独特魅力。

关键词:西安;地域文化;建筑特色;建筑文化

过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在外来文明的强势碰撞下,如何看待我国本是不自信的传统文化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传统技法与表达难以得到传承,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往往使得城市地域文化缺失、地域特色全无,人类活在没有性格没有记忆的世界,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城市建筑空间中毁灭性的灾难。

对千年古都西安来讲,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如何恰当的吸取其精华为己利用,避免邯郸学步、避免自身被荒唐的片面否定,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师对于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经验的吸收利用程度至关重要。

1.西安的地域文化

1.1古都西安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13个封建王朝的古都,周、秦、汉、唐为代表。“东有罗马,西有长安”,当时的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汉唐时期鼎盛的城市文明。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沉淀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积累至今,西安的城市特色已然是世界城市中一抹艳丽的色彩。

1.2自然环境

西安地处大西北的枢纽的关中平原,南有秦岭,北有白鹿原,中间有八条水系绕长安。年平均气温为12~13度,四季分明,温差较大。西安的建筑特点中适应环境的一点即为多采用平屋顶的普通民居,很少采用坡屋顶,即使采用瓦屋面,也只做仰瓦,缺少覆瓦,多为硬山直接收头。冬日寒冷夏季炎热的气候要求建筑力求冬暖夏凉,平面多采用关中窄院相穿套,成为一种类似于北京合院的院落。

1.3历史变迁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早在六七十万年前,关中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考古学家发现11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后半坡村遗址和黄帝、炎帝的活动迹象逐渐被发现。周代建都关中后,1100多年的时间里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又先后建都于此,使西安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周、秦、汉、唐文化代表了古都西安昔日的辉煌。

1.4宗教民俗

世界性大宗教在西安都有一席之位,同时西安还有一些区域内的小宗教。僧道常处山地;统治阶级推崇儒与僧;同时回族、维族等民族信奉的伊斯兰文化也是影响西安文化的重要宗教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也对西安的各个层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西安地区的民俗丰富多彩,包括剪纸、社火、刺绣等,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有的朴实有的庄严。这些民俗是从不同角度进行表现,将关中人淳朴的生活情趣通过精彩纷呈的文化生活展现给观者。

2.建筑的文化表达

地域性是指建筑对自身根植的土地的表征作用,代表着了人文地理及其他社会特征。地域性建筑的价值是选择现代技术,用与当地最和谐的方式表达建筑的特色。

建筑表征城市文明,建筑的材料与技术等构造手法,淋漓尽展着城市的文明状态。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建筑技艺的进化,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更好诠释。

建筑体现文化传承,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偏好。建筑的功能布局、构造样式、空间形制等,都物化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社会特质。建筑打上了地域烙印后,呈现给世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范围内传承文明的使者。

3.西安的建筑特色

随着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很多民居特色丧失,城市也失去了原有的丰富肌理。建筑对文化的传递越来越少,建筑特色不是单纯的古典式就是清一色的国际式。城市建筑层面的地域文化传达,对于古城西安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建筑的特色应是在城市发展中与现代的生活模式相对应的,不应该是单纯的抄袭传统,抄袭流行,应该是在传统特色的延续过程中的完善,是建筑意义上的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的。

3.1建筑材料特色

西安建筑在材料方面的特色是传统建筑以关中民居为代表,延续着以木结构为主体,配土、石、砖、瓦等地方材料为主材;现代建筑以居住小区为代表,多用钢筋、混凝土、玻璃、涂料、塑料等合成材料。对于建筑材料的利用,规划建筑师着力结合高新科技的研究,对材料及结构等特殊性能详细掌握。在设计中做到材料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用细致的手法延续城市文化特色,表达地域建筑的新时代特色。

3.2建筑色彩特色

由于是古都的原因,西安长期以来都是以能够表达历史特点的较为浑厚的大地色系为主要色彩。西安城市对西安建筑的主色调也规定为灰黄色,即灰色、土黄色、赭石色。

灰色代表青砖,以城墙为代表,青砖也易于成为别的色彩的条褐色,是大气的色彩;土黄色代表黄土文化,土黄色墙面的建筑在历史的岁月中也是到处可见,新一代的建筑应用土黄色一方面是对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对西安质朴生活的追求;赭石色是木材的质感,典雅庄严的色彩不会因为木材的应用少而减少,新建筑对赭石色的应用也是追求整体色彩的稳定。

新一代建筑的色彩应该在上位规划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应以这几种色彩为主色来营造城市。但应注意在色彩营造过程中应理解规划意图,充分考虑地段特点,采取灵活适当的配色手法,对古建筑采取更加稳妥的配色方式,对远离古建筑地段的新建筑可适当放宽个性,采取更加灵活的配色。不管是何种方式,西安建筑的色彩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定位、城市设计相配套,营造出或古色古香或大气现代的城市面貌。

3.3建筑符号特色

西安的仿古建筑多为仿唐时期的建筑符号,如钟鼓楼、西大街、大雁塔周边。唐代建筑的特殊符号也就成了它们的既定特色,钢筋水泥骨架外,黑白色朴素大屋顶、粗大的斗拱等在建筑符号的利用上无疑做的很成功。

对建筑符号的特色继承在规划设计中应谨记历史的传承,不应抛弃所有时期片面模仿鼎盛时期的符号。忽略了历史的继承性问题也许会造成虚假的仿古,带来完全回归唐朝的同时也制造了遗憾。设计师应认真思考十三朝的古都,到底应该传承哪个朝代的建筑符号;传承哪些符号;以什么方式传承等问题,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合理的对不同建筑符号进行建筑文化层面的延续。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古都西安的自然、历史、宗教等典型的文化特征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通过地域性建筑对文化的表征方法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的地域文化传承所呼唤的建筑特色。设计师在规划建设中应尊重文化,充分发掘城市的文化底蕴,以精明的手法,用于创新,探索出更加适合当代、当地的特色建筑。人与建筑与城市环境多元发展,城市定位鲜明富有魅力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糜家栋,陈鹏,《人类学视野下的全球化和建筑地域性》,华中建筑,2007/25

[2]张锦秋,《文化历史名城西安建筑风貌》,建筑学报,1994/01

[3]孙鹏飞,丁超,《一块土地,一缕文化,一种建筑》,中国房地产业,2013/07

[4]梅龙,宋秋嫦,《西安建筑的传统与现代美》,山西建筑,2015/12

[5]邢倩,《西安近代建筑发展特征及价值定位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