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解丽娜

解丽娜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人民医院15310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观察2组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满意度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取合理的舒适护理措施,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扩大,或同时伴有气腔壁结构的破坏,但未出现明显纤维化的一种慢性疾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大多是因为长期吸烟、吸入一定量的有害化学物质或粉尘、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原因导致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进而逐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该疾病复发性高,并会随着病期的延长日益加重,造成患者出现肺功能进行性退化,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后,在综合护理的积极干预下,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期,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58.7岁。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口唇发绀等。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解痉平喘、消炎、激素和吸氧等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

1.2.1心理与饮食综合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常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再加上治疗过程所产生的较重的经济负担,很容易出现急躁、焦虑以及抑郁的不良心态,甚至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和勇气。护理者应耐心说服患者及家属使其明白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不良的情绪可加重病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疾病恢复。对于患者有水肿及腹水时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如有低钠血症,可进含盐饮食,多汗者给含钾多的食物。根据患者口味适当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对便秘的患者进粗纤维饮食,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

1.2.2皮肤、粘膜综合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咳嗽喘憋或呼吸困难时,容易大量出汗,使皮肤潮湿,及时擦干和更换干燥整洁的衣服,可有效预防皮肤感染[3]。长期卧床的患者,大多体质较弱、营养不良、血液循环不佳,容易产生压疮,护理中除了补充营养和调整姿势外,也要定时擦洗皮肤,保持肌肤干净卫生。鼻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经常清洁口腔卫生,保证口腔黏膜的完整和湿润,增强口腔的杀菌能力和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定时更换检测血压的肢体,防止因长期检测血压引起的单侧肢体血液循环不畅,诱发压力性紫癜。

1.2.3氧疗综合护理

持续低流量吸氧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氧的有效方法,吸氧时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除痰液,并注意吸氧的温化和湿化。在湿化痰液后,应协助患者翻身,同时配合拍背。拍背时应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叩拍时与呼气同步。对老年患者不宜过分用力,拍背时要随时观察面色、呼吸、心率等。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对咳嗽无力或痰多阻塞气道者立即吸痰,吸痰时导管粗细要适宜,操作轻柔,边退管边吸痰,尽量一次吸净痰液。

1.3观察标准

治疗有效率: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有效:咳痰、呼吸不畅等症状好转;无效:疾病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按照本院制定的评价方法,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种。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1.6)d和(19.4±1.2)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3.33%(28/30)和73.33%(22/30),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复发,并随着患者发病期增长而日益严重,护理困难。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取合理的舒适护理措施,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邵风娣,罗伟芳,赖锦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舒适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14):120.

[2]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周燕芝.COPD患者氧疗的健康教育与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