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造价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造价控制探讨

苏泳雯

佛山市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建筑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越来越重视造价控制。【1】EPC总承包管理是一种在国际范围内的先进管理模式,如果将其应用在房建工程的建设中,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保证工程的工期,对造价控制也可以起到非常有用的作用。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造价控制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工程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造价控制

1前言

EPC模式就是所说的设计-建造与交钥匙模式,一家企业全包承包对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这种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主流的工程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业主的优势更大,对于承包商来说,其往往需要承担更加多的责任。为了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有必要对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控制进行一些探讨。

2EPC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EPC直译过来的意思为“设计、采购、施工”,它是指承包方承担和设计、采购、施工等服务,要同时为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进行全面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以下显著的特点:一、总承包商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负责,还要负责与各分包商进行沟通、协调,这要求承包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二、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管理方直接由业主或业主代表来担任,建筑过程中的较大部分责任由承包商承担,业主因此不必对各种工作进行严格的管控。三、由于承包商要承担工程建设中的大部分风险,因此其在风险控制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四、由于是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因此可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协调性,避免出现施工环节脱节的情况,还有利于对工程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的控制。

EPC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总价固定,这和FDIC红皮书的单价合同有很大的不同。业主和承包商需要现在工程承包总价上达成一致,这往往需要消耗较长的谈判时间,在签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应该对承包商的报价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将风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而红皮书则是以“波纹理论”为原则去处理问题的,只要求承包商考虑自己的问题。在EPC合同框架下,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要比红皮书大得多,一旦在承包价格上达成一致,就很难在进行索赔,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碰到了意外的情况,在面对合同的硬性规定时,只能在工程设计上想办法。【2】

EPC工程模式之所以要采用固定总价的合同,这主要由于工程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EPC工程大多应用在融资的工程中,融资方往往对融资规模有确定的要求,最大程度保证融资的安全性和固定性,降低融资人的风险,这导致了双方讨价还价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必须承认,EPC合同对于承包商的监管作用还是比较弱的,业主的参与度往往较低,业主一般会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干涉,否则承包商有权将资金投入到更好的项目中去。

3EPC模式的造价控制要点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之间,往往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对建设资金合理进行使用,提高投资的收益、遵守造价的规律,对造价的确定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对造价控制的过程,只有对造价层层进行控制,才能最终确定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投资。

3.1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投资决策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大,有时可以占到8成以上。对工程总投资进行估算,是工程前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是对各种建设要素详细考核审定后,得出的投资数据。业主单位可通过概念咨询,确定需求后,参考了工程的规模以及当今市场的行情,确定工程的投资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工程概算;工程概算一经得出,便不能轻易修改,它是执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作为后期吸引投资工作的主要依据。如果在工程决策阶段出现了失误,其往往会造成相当大的后果,有时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我国已经有了很多这样惨痛的教训,并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巨人大厦就是因为在建筑的资金决策工作中没有做好,采取在当时还不成熟的集资建楼方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顾一切盲目加高楼层,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大厦的烂尾,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和资源损失。

3.2造价的控制核心在于设计阶段。确定总承包单位后,项目就进入到了关键的设计阶段,工程设计就是从技术层面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安排,它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也是工程造价控制中,最为复杂和有技术含量的一个阶段。【3】

3.2.1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实际工程效果,一般会有几套设计方案,在这几套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首先应该考察工程设计是否符合了国家的相关要求、其是否可以达到需要的施工效果,然后应该实际考虑其实际经济效益如何,是否可以完成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省钱,就降低了在工程设计中的投入,这时非常不可取的,虽然设计费用只占工程费用的不到百分之一,但它对工程造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2.2在施工方案选定后,我们应该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利用各种技术指标对工程进行衡量。在施工工艺技术方案的选定中,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如果某种新工艺技术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好,也应该积极进行采用。在生产工艺的选定中,应该尽量立足于企业目前的施工条件,避免采用新工艺带来的新设备的采购,如果选购设备,也应该选择那些通用性更好、标准化更高的设备,这非常利于对其后期的维护。

3.2.3运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根据我国的工程造价限额体系: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EPC承包价格一定不能突破承包范围之内的概算。在保证工程完成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应该按照设计任务书来进行投资估算的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来进行施工图的设计。【4根据EPC工程的特点,承包商可以通过对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来有效降低成本,这是其谋求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合同当中一般都会对工程量规定一个合理的调整幅度,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十,超过该范围的部分,应该在合同总价中进行扣除。这样可以保证承包商会在中标前做好对工程的优化工作,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承包商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有效衡量承包商对工程设计的优化是否在合同的约束范围之内,该工作可以交由监理工程师来完成。

3.3竣工结算是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收尾阶段,做好该阶段的工作,对把握全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做好工程资料的认定工作,保证各种工程资料齐全,且不存在造假的现象。对于有施工方的原因造成的返工情况,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索赔,对于意外因素造成的施工损失,我们应该对其进行酌情减赔。对于那些进行施工变更的施工项目,我们应该坚持深入到施工现场,现场观察是否真正发生了变更,以及该变更是否合理。由于整个竣工审核过程十分繁琐、审核难度也很大,这要求我们采用严格的审核制度,并做好科学的审核流程,最大保证得到真实的审核结果,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的利益,更加有效对造价进行控制。

结语

EP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项目组织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进一步降低了业主的风险,让承包商获得了更大的权利,但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承包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对工程造价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对资金进行更加合理的使用,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洪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费用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知识.2017(12):11-12.

[2]余冲.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35-36.

[3]侯广伟.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J].低碳世界.2018(02):25-26.

[4]吴建海.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0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