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运行分析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分析孟晓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厂运行分析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分析孟晓洁

孟晓洁

(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电厂运行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厂运行危险方面的可操作性技术,具体总结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危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电厂运行管理工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厂运行;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技术

前言

在电厂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电厂运行的危险进行探讨,总结电厂运行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比较可行和可靠的方法对运行进行把控。

1电厂运行的现状分析

电厂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运行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在日常的电力生产中,电厂的运行涉及众多的设备和人员,发生异常和故障以及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给电厂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同时也妨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针对电厂容易发生的一些事故,应该积极找原因,不断去克服,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和故障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促进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和发电的效率。

电厂在正常运行时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大的故障和事故,而在那些故障和事故中,大多数是认为造成的,如误操作、误指挥、误许可或是管理不得当,这些错误的操作轻则损坏设备,妨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重则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给电厂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另一方面造成电厂事故的原因就是设备自身缺陷、设备防护不得当以及设备经过长期的运行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也会给电厂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从长期的电力运行和管理经验来看,在发电过程中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些人为的习惯性违章的操作引起的,如违反纪律、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所以在发电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降低事故的风险,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厂运行所存安全危险分类

2.1环境危险

环境危险是电厂运行必然存在的,由自然或者人类活动引起,通过自然生态环境来对设备以及人员等产生一定安全隐患。从物理方面分析,危险主要包括设备设计缺陷、粉尘、设备运行噪音等;从化学角度分析,危险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以及有毒物质等;生物角度分析,危险主要包括病微生物以及有害动植物等。环境危险不但会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威胁,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

2.2设备危险

设备危险需要从技术角度分析,常见的如高压高温管道、电气设备、转动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故障,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与损失。例如高温高压管道泄露,迫使机组停运,或者是管道爆破造成设备损坏以及人身伤亡。而风机运行时转轴裸露部分很容易绞住,存在较大安全危险。磨煤机运行时转动设备故障,也会造成人身伤害。控制系统系统是电厂运行关键部分,如果其出现保护误动、拒动等问题,会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停运,而电气绝缘故障发生后,很有可能会造成电弧烧伤,存在一定安全危险。

2.3人为危险

主要即工作人员心理意识以及生理行为所造成的危险,对于很多电厂操作人员来说,其安全意识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误操作而存在危险。其中,专业技能有限,决定了其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有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电厂运行危险因素的应急管理策略

3.1构建有效的事故预警机制

安全事故是影响电厂运行以及用电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而对待安全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提前将安全隐患消除或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安全事故影响的最低化。因此,必须完善当前电厂运行中的安全事故预警系统,对电厂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并着重关注电厂运行的重点环节,一旦发现安全问题立即上报并发出示警。而若想做好对电厂运行的监督和预警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对电厂运行的监督制度、运行检测制度以及对电厂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等,只有用奖惩制度激励建筑工作人员,用监督制度督促工作人员,用检测制度去保证电厂运行零危机,才能保证整个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而在预警管理机制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完善,以此确保机制的合理科学性。

3.2建立完整的事故管理系统

健全完善的管理系统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对于电厂安全管理工作而言,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建立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健全的管理系统能够对电厂运行中的责任、工作环节等进行有效的分配,能够避免部分电厂人员出现相互推诿和消极懈怠的问题,能够让机电管理各部门之间和谐相处、各司其职,以此避免电厂出现人为事故。当然,若想取得这些成效,必须保证电厂运行事故管理系统的合理性、科学性,必须让管理系统真正适用于电厂事故管理工作且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否则,管理系统不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电厂事故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对电厂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也是事故管理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设备的实际使用和损坏状况来安排检修的时间间隔,而且要保证检修工作的严密性、精准性。高质量的电厂设备检修能够降低电厂运行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厂的信誉,决不能以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电厂设备检修,否则将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3.3提高电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前电厂运行虽然普遍采取智能化的控制模式,但是电厂工作人员仍然在电厂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近期电厂发生的诸多事故来看,提高电厂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要提升电厂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要注重对电厂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教育。这不仅是电厂未来发展的要求,更是巩固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要求。因为电厂工作时间较长且工作责任较重,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些电厂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纪律性以及安全意识较高,但是,当前我国电厂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没有达到标准,这也是我国电厂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专业素质,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对违规的电厂工作人员给予开除、教育的处分。只有从电厂工作人员这个决定电厂运行质量的源头抓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电厂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电工作关乎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网系统的核心。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只有严格加强管理,认真抓住生产,才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真正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发电生产的效率。所以发电部门应该重视安全生产,从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上制定严格的规则,在生产中认真监督和执行,从而把事故降到最低,提高生产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厂运行的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存在危险,所以,今后要关注电厂运行的危险因素,也必须要对电厂运行的危险进行总结和梳理,才能够提高其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发电厂运行优化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12):12

[2]魏法国.关于做好电厂运行工作的几点思考[J].电子世界.2016(17):59

[3]樊长明.电厂运行分析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72

[4]景改霞.关于加强电厂运行管理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6(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