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观察

徐振文罗敏黄文伟

徐振文罗敏黄文伟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院骨二科516001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脊柱结核的患者48例,皆使用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JOA评分、Frankel分级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下肢放射痛缓解率、复位率、腰痛缓解率、间歇性跛行缓解率、滑脱矫正丢失率。结果4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0±2.5)min,平均出血量为(445±8)ml;术后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率为95.8%,下肢放射痛缓解率为97.9%,复位率为97.9%,腰痛缓解率为91.7%,间歇性跛行缓解率为100.0%,植骨融合率为97.1%,滑脱矫正丢失率为8.3%。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内固定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脊柱结核;预后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耐药菌株的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大,结核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中以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发病率中占比例最高,约为50%[1],椎体结核在其中将近占有99%,且致残率较高。常见为胸、腰椎结核,往往会呈现出多节段受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脊髓受压、后凸畸形、脊柱失稳等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脊柱结核的患者48例,男有27例,女有21例,年龄在46~77岁,平均年龄为(66.7±0.6)岁,病程在1~5年,均通过正、侧位与伸、屈侧位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按照结核的部分分为胸椎有13例,腰椎有30例,胸腰椎有5例。按照结核累及椎体数目分为单椎体有12例,双椎体有31例,多椎体有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的症状,按照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术前将患者分为B级10例,C级16例,D级22例。术前脊柱的后凸畸形角度在16~34度,其中合并有脊髓损伤有12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皆在术前接受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常规联合抗痨治疗,持续2~4周。所有患者皆采取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皆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1)针对上腰椎和胸腰段的患者,选择作侧前方的肾切口;针对胸椎结核的患者,选择切断肋骨后通过胸或胸膜外入路;针对下腰椎的患者选择倒“八”字的腹膜外入路方式进行。(2)针对硬膜囊受压严重、组织破坏较严重、脓肿较大的患者,可选择从一侧进入,必要时可采取另一侧的切口对腰大肌脓肿进行单独清除处理。(3)将病变的椎骨凿除,直到可见正常的新鲜的松质骨,若骨创面出现明显渗血,应对脊柱对侧的结核脓液彻底清除,若伴有不全截瘫的患者,注意应先充分减压,然后打开椎管,待硬膜囊压迫解除后,对病灶及其周围进行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4)进行健康椎体间的骨缺损高度测量,然后切取评估适合的肋骨或者髂骨嵌进缺损位置,采取自体植骨术治疗,另外还要适当撑开椎体间,以便纠正畸形。(5)接着,使用钉板系统或者前路钉棒进行内固定,针对下腰椎,采用的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处理,保证椎弓根钉放置在健康的椎体内,避免跨越过多的椎体,必要时还能放置到健康的椎弓根和病椎残留下来的未曾遭到破坏的椎体部分。(6)局部给予300mg的异烟肼、2g的链毒素处理,常规放置引流管,若患者合并胸膜破裂采取经胸手术,给予放置胸腔闭式进行引流;若患者采取前后联合入路,给予放置两条引流管进行引流。(7)术后持续3个月如术前化疗方案,然后停用链霉素,使用三联抗痨继续治疗,为时9个月以上,术后嘱咐患者卧床4至6周,往后可使用胸腰围支具支持下进行行走与地负重站立的训练。术后3个月需要复查1次X线片、MRI和CT。

1.3评分标准

使用的是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分别对手术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价,0~9分:有主观症状,0~6分:有客观体征,15分:无症状[2]。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JOA评分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单位使用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使用均数t进行检验;Frankel分级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统计学出来,计量单位使用%表示,期间数据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Frankel分级比较

组别

JOA评分

Frankel分级

A

B

C

D

35.4±3.1

0

10(20.9)

16(33.3)

22(45.8)

13.2±1.6

31(64.6)

15(31.3)

2(4.1)

0

9.5628

84.82

2.80

28.04

64.03

<0.05

<0.01

>0.05

<0.01

<0.01

3讨论

本研究中统计发现,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4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0±2.5)min,平均出血量为(445±8)ml;可见本术式能利用同一切口进行病灶清除、内固定与植骨处理,能够尽量地减少手术的切口,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促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治疗后JOA评分明显对比术前降低,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率为95.8%,下肢放射痛缓解率为97.9%,复位率为97.9%,腰痛缓解率为91.7%,间歇性跛行缓解率为100.0%,植骨融合率为95.8%,滑脱矫正丢失率为8.3%;可见其疗效理想,临床认为,脊柱结核容易导致椎体发生塌陷和破坏,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等改变,严重时还可能由于发生脊髓受压致使瘫痪,本研究中使用的术式能够有助于矫正后凸畸形,使脊柱的前中柱得到有效重建,逐步恢复脊柱的正常负重中生物力学间的关系[3]。

综上所述,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骨融合率较高,滑脱矫正丢失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内固定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舒敏锐,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J],江西医药,2010,45(4):319-320

[2]刘江川,范海泉,向乾彬等,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J],四川医学,2012,33(5):761-762

[3]罗鹏,李志刚,张勇等,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5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1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