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刘浩

中铝万成山东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255051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有一种情况,叫做“欺硬怕软”,软就是指软土方面,软土作为地基施工中常见的、比较让人头疼的地质条件,如何处理好地基中软土情况,是一门关键性学术。地基中软土处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后期的整体质量及安全问题,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需要施工单位针对具体的软土情况进行探讨。接下来将讲解水利、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关键词:水利施工;公路施工;软土地基

引言

在日常的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中,施工单位常常会面对软土地基,尤其是水利施工。软土的处理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使得施工进度减缓,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恰当的话,还会导致后期的路面的坍塌,使得前期建设功亏一篑。因此,在水利、公路建设中,要做好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制定处理流程,以便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公路、水利地基软土处理方案其实都相似,下文将具体讲解处理方案。

1软土的定义

对于软土而言,其组成成分由软土、粉土、粉土等混合而成的地基。因为其构成的土壤性质偏软,其单位面积承载能力低。施工中遇见软土存在时,不恰当的处理,会使得施工进度受阻,因为其流动性、触变性高,导致地基开挖变得困难。虽然软土含水量也较多,但是其保水性差,使得土质变得较为松散。

2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在水利施工中,软土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空隙较大、渗水性较差、流动性高、压缩比较高、排水性差。

2.1换土法处理

土壤置换的方法是将地基下层潮湿的土层去除,然后用抗永久变形或性能稳定的材料进行置换。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中,可采用碎石等材料进行垫层更换。在垫层过程中,铺设砂砾石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软土的含水量下降后,使得软土变成固化状态。采用砂砾石作为垫层可以较好地掌握软土地基的密实度和厚度。因为其施工的花费时间及造价低,故而广泛采纳。

2.2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在水利建设中经常面临稳定沉降的困难。实际施工中将疏水管贯穿于软土中,利用软土的透水特性,将软土中的水导流出来。实际使用的排水装置有塑料排水管及人工孔排两种。

2.3桩基法

桩基础法可用于土层厚、含水量高、遍布面积广的软土地基加固。最开始大多采用砂石或水泥做的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案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建设了,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取代其位置。它们具有成本低、质量好、承载力强和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

2.4振动水冲法

从本质上讲,施工人员在按照有关标准及时钻取软土地基后,应将水泥、砂等材料引入钻孔。同时,采用分层夯实法,充分保证充填材料的密实度。为保证达到预定效果,务必确保不得在振动水冲法之前,进行排水活动。

2.5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处理

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应用范围广。混凝土坝的施工是通过碾压和浇筑混凝土来完成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监理部门应该严把水泥标号,把控现场施工质量,减少沉降及失稳现象发生。

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以下为4个注意点:①使用软土处理技术时,要切实结合实际、有效的测验数据做参考。在选择处理工艺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数据进行试验,保证软土地基处理的准确性,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②作为软土处理的施工人员,应该考虑实际软土的单位承载力,利用现有的技术对软土层进行技术分析,找到影响软土层稳定性的因数,对于日后的软土施工处理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得处理施工的顺利进行。③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深层搅拌桩进行处理,不同的季节对于深层搅拌桩的影响均不同。因此,应充分考虑良好的季节因素,确保工程质量。④根据具体施工条件,提前做好施工地域的软土调查工作,借助软土数据分析结果,尽量控制应为软土处理不当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4公路软土地基处理

我国公路工业软土地基的定义是低强度、高压缩的软弱土层。在道路建设中经常遇到软土地基段。如果不采用合理的处理工艺进行综合处理,路基可能会发生塌陷或裂缝,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和交通安全。

4.1水泥搅拌桩法

该方法就要是运用水泥的性质对软土组织进行固化作用。水泥搅拌桩从灌浆状态角度来说,又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采用水泥浆,其搅拌均匀,容易再混合,然而水泥土的硬化时间较长。干法则是采用干水泥粉的方法,其效果就是硬化时间短,有利于提高桩间强度。然而,混合均匀性不佳,很难将整个过程重新混合。

4.2抛石挤淤法

组要操作步骤就是沿路基底部从中间向两边抛洒碎石,利用碎石体积占据原有淤泥的体积,达到排淤效果,路基强度进而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抛入碎石原材料不易采用风化的碎石,碎石直径大于0.3m。因为该方法的简单、操作快速和方便,广泛应用于长时间积水、存在排水困难的软土地域。对于沼泽状态的地质,其处理办法由为困难,建议避免选择有沼泽类型土质的路线。

4.3表层处理法

表面处理方法有砂垫层法和分层排水法,其中砂垫层方案具体实施就是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砂垫层,并且软土的压缩性、厚度、路堤高度决定其铺设厚度。如果砂垫层铺设太薄,难以达到预想效果,且施工也较为困难,保守的铺设厚度一般为0.6-1.0m。除此之外,砂垫层可为软土层起到排水的作用,促进固结沉降,减少固结过程的时间。施工过程中,为减少地表水、地基含水量,通常采用分层排水法,实际使用过程中就是在填筑路基前先在地面挖沟。回填碎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开挖的沟槽还可以充当盲沟的作用。

4.4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淤泥质厚、水位高的地段:施工前准备、测量、抛石、压实、铺设土工格栅、填土改良、压实、检验和验收。淤泥厚度较小的断面:施工前期准备、测量、排水、排泥、铺土工格栅、充填山体表皮、铺土工格栅、充填改良土、铺土工格栅、充填改良土。

5公路软土地基施工过程控制及规范要求

(1)工程进行前,首先进行先导施工,以便得到施工控制参数。项目监管部门,严把操作流程,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每一步骤都得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不得使用超期的灰土。已形成的孔应及时回填并捣实,不应该空置很长时间。

(2)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成孔和回填捣实进行质量监督。监督过程发现实际地基质量与之前检测数据不一致时,应该马上叫停项目的施工,待情况调查清除后,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后,才能继续施工。对建设中的各种施工状态应该做好详细的登记。

(3)进行打桩时,施工人员应该观察桩顶、地面的升降。如遇到桩顶上升角度过大,则要仔细观察是否有桩顶断裂等情况发生。

(4)遇见低温或雨季,施工方应该对施工现场采取防冻或防雨措施,防止土壤和石灰土受潮后冻结。

(5)石灰土压实桩施工完成后需要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6)施工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进行校正工作,以报数据的准确性。

结束语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水利、公路建设过程中重要步骤,该过程处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及后期建设质量。不同的施工中会遇见不同的软土组织,施工单位只有不断总结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情况,针对不同软土地质,为地基处理制定合理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才继超.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07)67—68.

[2]张艳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07)115—117.

[3]张旭生.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9)55—57.

[4]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