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赵军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对地铁工程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来看,地铁工程由于其特殊的施工地点以及施工方法,注定了这一工程的风险程度较高。同时由于各地在当前建设地铁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都要求“大干快上”,往往都是同时建设几条线。这样的建设规模和模式,给建设安全带来严峻的考验。针对于这一形势,目前亟需加强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本文只要旨在通过一定的理论来说明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不能仅仅依靠数据或者是保险,并且要进一步的提升信息化管理程度。本文仅对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体系进行诠释。

关键词: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1地铁建设工程当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地铁工程施工,都具有以下的特点:

1)地铁的建设周期都比较短,一条线路从拆迁到开通一般只有48个月;

2)地铁建设的位置特殊,一般都位于市中心,周围的民居、道路、文物、绿化等都会对地铁走向、施工方案等造成影响;

3)地下施工多,地质条件的多样化,会遇到穿越城区建筑、穿越河流、遇到岩石、沙地、滩涂、暗河;不同的地质条件,要求的施工工艺和工法也不同,冷冻法施工、矿山法施工、盾构施工、盖挖、全挖、复杂的水下换刀,等等,对施工的各方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4)工程质量要求高,隐蔽工程多,地铁的大客流量要求各设备可靠性高,所以往往都说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

5)严格的安全保障,复杂的地下、周边情况,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慎之又慎,安全第一;

6)多专业同期交叉工程施工,施工面多,施工工艺复杂。土建阶段,多个标段多点同时施工,往往一条线路有几十台盾构机同时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小小的车站内会有高压、低压、通信、信号、AFC、FAS、综合监控、PIS、电扶梯、屏蔽门、空调通风、装修等多专业、多工种同时施工,施工的难度大,协调量大;

7)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也是建设各方要考虑的问题;

8)各地往往要求“大干快上”,多线同时开工。以南京地铁来说,十三五期间,在已开通200多公里的情况下,还要同期建设宁和、宁高、宁溧、5号线、7号线、多条已开通线路的延长线,建设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各城市地铁的建设管理、监理、设计、施工、验收等各方,人员不足,经验不足。

以上这些建设特点,以及地铁工程自身的属性都决定了其注定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建设项目。如果在地铁工程的建设当中出现了安全事故,那么将会给整体的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会给当地的地铁公司和施工单位带来巨额的损失和影响,最终有可能导致施工周期被进一步的延长。

所以,在地铁工程的建设当中,制定详细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以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保证地铁工程建设可以顺利进行,也是对线路开通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

2地铁工程建设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管理重点分析

根据上文当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地铁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具有自身的独特的特点以及规律,所以只有在工程建设当中详细的掌握地铁工程当中独特的特点以及规律,才能够建立其正确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理念,最终达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铁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1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

根据经验,出现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环境的影响;四是管理上的缺陷。

人(操作员工、管理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物的原因,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管理的缺陷主要有:技术缺陷。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以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2.2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适用于工程的所有施工阶段

地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不仅要考虑人的安全,还要考虑施工和运行的安全、系统的安全、设备的安全、环境对人的影响。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施工周期以及试运行周期之后,主要需要经历以下的施工阶段:城市的整体规划、项目的立项、施工前的地形地貌勘察、工程可行性评审、初步设计、土建结构施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的验收、试运行等各个阶段,最后才能够开始正式的运行。

要想保证地铁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那么就应当要求把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适用于地铁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所有参与地铁建设的人、物和环境。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从风险控制出发,其主要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地铁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9个单元:安全管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应急与事故/事件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审核与改进。这9个单元指出了安全生产需要管理的范围。除此之外,还要针对这些主单元,建立相应的要素、管理节点/流程节点,并建立子标准。其中要素指出了需要具体管理的工作内容,管理节点指出了要素的管理关键点/流程节点,管理子标准是各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

现阶段南京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安全风险的操作流程:首先确立要确立每一个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并对风险源的级别进行划定和标定;然后对每一级别的风险源确立风险评估的方法;提前对每一个风险源进行评估;按评估的方案进行施工和整改。

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当中,都应该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详细的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不限于专门的施工方案专家评估会、专门的讨论会议、监理和业主的审核等,如果安全风险评估达不到标准,那么应当无条件的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进行调整,以保证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人民们对于地铁的需要会越来越高,所以尽管进行地铁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仍然不能停止工程的发展,那么针对于这一形势,在进行地铁工程的建设时,首先需要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风险意识培训,进而要让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贯穿于地铁施工的每一个阶段,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地铁工程在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铭超、刘毅铭:保证地铁工程建设时安全的措施以及管理制度方案[J].武汉大学工程学院报,2012,11(05);120-123.

[2]刘雨维、王利学:分析在进行地铁工程建设时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的重要性[J].中国工程大学院报,2013,12(11):141-143.

[3]安全生产风险体系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