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9
/ 2

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探讨

莫云妹

阳江市丰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29500

摘要: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之中,针对应用地下空间的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建设出了诸多隧洞工程,在隧洞工程之中,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十分繁琐的,所以应当对隧洞工程的技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针对排水处理来说,其不但在隧洞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还会对其施工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

引言

排水处理作为隧洞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对其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水平,应当对隧洞工程的排水处理手段进行深度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隧洞工程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显然,本文针对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工程概况

本文主要以某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某段输水隧洞为例,双三2#勘探试验洞支洞总长度是1711m、主洞施工总长度是1847.16m。纵断面设计主要由以下两种规格的缓坡一起组合而成:一种是200m长12.5%的陡坡;另一种是20m长3%的缓坡,综合纵坡11.30%,坡度设置成反坡。针对开挖断面型式来说,其主要以城门洞型为主,陡坡断面尺寸为6.2m×6.9m,缓坡要设置与之相匹配的错车道,断面尺寸应当保持在8.7m×6.9m的范围内为宜。在充分结合该工程具体状况的基础上,最终将进洞口东堤开挖高程确定为893.892m,将地下水位确定为892.000m。同时还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0+000-0+103段洞壁下会发生渗水以及滴水的情况。该工程从建设开始一直到2015年期间已经施工到0+118处,在具体施工期间第一次揭露了隧洞底板线左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检测水流量是12m3/h,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隧洞底板逐渐出现了涌水的情况,现总流量已经达到35m3/h。

2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排水处理方法

2.1堵水方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地下水以股状分多处流出,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钻孔注浆手段开展堵水工作。通常情况下,具体施工顺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人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出水点四周浮渣清理干净,除了要对各股水的出处加以明确以外,还应当对股水眼孔径、裂隙发育状态等方面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第二,钻孔。相关人员应当将4m长Φ42小导管当做相应的注浆管,同时还要将涌水点当做核心内容,呈圆形区域设置。针对钻孔来说,其主要以Φ60钻头为主,间隔距离100cm×100cm呈梅花形设置,和隧洞地板面大概14°打设。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一定要始终坚持“线先外后内”的顺序不动摇,换言之要先对外圈孔进行钻进,然后再对内圈孔进行钻进。第三,在开展注浆作业期间一定要提前做好钻孔清洗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钻孔里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注浆水平的全面提升。冲口形式主要使用压力骤升骤降的放水形式,冲洗结束的标准是:出水管的水没有任何杂质再持续10分钟,总冲洗时间应当大于30分钟。在开展注浆作业期间,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要施作周边孔洞,注浆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应当结合实际状况来明确注浆压力,通常保持在0.2~0.5MP的范围内为宜。借助于隔孔注浆,每次间隔1个孔亦到2个孔,紧接着慢慢靠近,并在此基础上将后序孔当作相应的检查孔。直到全部凝结以后,才能对出水电做好注浆封闭工作。针对封闭出水点来说,应当在充分结合具体状况的基础上对水玻璃掺量进行科学调节。直到此项工作完毕以后要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还要结合水文地质状况,对注浆质量进行深度剖析。一般而言,注浆效果检查通常采取钻孔检查法。具体流程为:当一个注浆段的所有注浆孔注浆完毕以后,在关键出水点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查孔,并确保其处于无流水状态。

2.2排水方案

2.2.1施工段排水方案

针对综合纵坡11.30%的下坡来说,其排水属于当前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在对该工程具体状况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决定在具体施工期间宜逐级设固定集水坑、移动潜污泵排水。不仅如此,在充分结合该工程涌水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以隧洞进深逐级抽水泵排水方案为主。就排水方案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排水:一种是现阶段排水;另一种是长期性排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隧道工程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针对第一种排水方式来说,现阶段洞内已经揭露涌水量大概为35m3/h,除了在0+050左边墙处设置了固定式集水坑以外,还在0+100m以及施工掌子面也设置了与之相匹配的集水坑,两处集水坑高差约为6.25m,所以最终决定使用D35-25K8污水泵,标准扬程是200米,并且每一个地方都要配置两台。就路面存在的散水情况来说,相关人员应当使用横沟形式慢慢聚集到指定的集水坑内,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潜污水泵把水运输到指定的排水沟中,然后通过这个排水沟再流入污水净化池内,直到沉淀满足相关要求以后方可再次排放;就第二种排水方式而言,相关单位应当在隧洞施工当中每隔220米的地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集水坑,同时还要在水集处增加固定集水坑数量。就掌子面而言,其应当设置相应的集水坑,目的是为了促使水流到临时集水坑处聚集在一起,然后使用潜污水泵将其抽到指定的集水坑中,两个固定式集水坑之间路面的散水一般使用横沟形式慢慢聚集到指定的集水坑中,在灵活运用潜污水泵的基础上把水慢慢输送到指定的排水沟中,然后通过这个排水沟再流入污水净化池内,直到沉淀满足相关要求以后方可进行再次排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两处固定集水坑高差为24.86米,最终决定使用D35-25K8污水泵,结合隧洞最大涌水量没有查明,水泵每一个地方均要配置3台。(一台备用)。

2.2.2排水水泵、水管配置原则

相关单位在开展施工期间,一定要遵循相关原则来对设备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排水工程的施工水平能够满足相关要求。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水泵:一定要同时具备工作、备用以及检修的水泵。不仅如此,工作以及备用水泵的总能力需要满足最大涌水量的1.2倍。第二,水管:工作以及备用水管的总能力需要满足最大涌水量的1.2倍。第三,配电设备:需要和工作、备用与检修水泵保持一致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可以一起启动工作以及备用水泵。第四,排水管路:相关单位应当在充分结合水流量具体状况的基础上,借助于相应的抽水设备,使用两套φ108管路,一套应用于日常,一套应用于检修备用。第五,隧洞工程的排水设置:相关人员应当在隧洞工程的左边,每隔220m处设置一定规格的集水坑,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涌水状况做好相应的加密工作。针对洞外明挖段左边来说,一定要设置适量的排水沟,同时还要距离洞口100米的位置上设置适当规格的沉淀池。

结语

总而言之,隧洞工程项目之中的排水处理手段属于水利工程的主要项目,所以在相关部门以及单位中应当充分意识到此项技术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展隧洞排水处理工作,对其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雄利.长大隧洞TBM施工排水优化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19(05):128-130.

[2]孟诗然.某TBM施工隧洞排水系统设计[J].东北水利水电,2018,36(05):12-13.

[3]张英杰.小断面水工隧洞施工排水条件的改善[J].中国高新科技,2018(02):57-59.

[4]路广平,金兆辉,李文富.防排水系统在水工隧洞衬砌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28(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