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及系统建立策略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及系统建立策略的探析

李艳霞

李艳霞(东莞理工学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务工作管理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高效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相关问题;从教务管理组织系统的创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教务管理手段的提升等措施进行加强管理;使教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是目前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创新系统优化建立手段提升

1高校教务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1.1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教学内容和手段随之不断更新,教务管理手段和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走进管理工作之中。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重视和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悉计算机操作程序,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数据库操作和文字处理技术。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现代办公自动化理论,改进办公手段,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1.2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认真学习好相关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1.3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教务管理虽是一个内容繁琐、工作头绪多、劳动量大的工作,但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另外,教务管理具有单调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工作既不为人所注意,又不易出成果。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发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和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和奉献精神。

2高校教务管理机制的构建

首先,要完善教务管理的激励机制。管理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人的因素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逐步完善教务管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领导应统一认识,肯定教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管理的价值在于协调,在于资源的合理组合。首先,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提高对基层教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教务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放到同等的地位,把基层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抓。

其次,制定合理政策,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必须加强管理和制度约束,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对于那些学历层次低、不思进取、工作中没有创新和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简分流;而责任心强,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重点培养,使其成为教务管理的专家和骨干。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特别是对管理实践中做出成绩的管理人员,可以应聘相应的技术职称。总之,各级领导应注意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特长,让他们充分施展才智,以确保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高校应建立一支专职的教务管理队伍,避免兼职带来的短期行为,造成教务工作培训成本的增加;同时,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及义务,做到有职有责、有责有权、有权有利、权责利对等,实行按岗取酬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保持教务队伍的稳定。只有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才能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留住人,用好人。

3重视人员培训、帮助教务管理人员进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陈旧、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应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培训的方式主要有:①根据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学习《高等教育学》、《高校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课程,提高对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理论知识的认识,了解高等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熟悉高等教务工作的规范。②经常性地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加校内外教务管理研讨会和观摩交流会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③经常性地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尤其是当前计算机应用于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各种教学教务管理,逐步实现了教务管理无纸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此,要及时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加计算机管理知识和管理软件知识的学习。④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吸取一些新的管理经验和信息。⑤支持和鼓励一些年轻的教务管理人员去学习高层次、高学位的教学教务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

4高校教务管理组织的完善

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组织系统的主要组织机构是教务处,它是按照学校的总体教学规划,组织教学运行、制订教学计划、负责教学建设、推行教学改革的职能机构,是学校教务管理组织系统的核心部分。我们根据系统性和程序性管理的要求,对教务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设立教务科、考试科、学籍科、实践教学科、教学建设科、综合与质量监督科,将原来的教学质量监督科与综合科合并,成立了综合与质量监督科,不但精减了人员,还利用综合科的综合协调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增设了教学建设科,专门负责专业、课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把教学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与此同时,还建议学校成立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各院系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分委员会,院长(主任)任分委员会主任,进一步明确了院系一把手是教学管理第一责任人,强化了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

5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传统的教学管理,往往只注重了决策、执行、检查三大系统,而忽略了信息系统。实际上,教务管理活动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反馈来指挥和控制教务管理活动。教务管理的有效性、适时性和前馈性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了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成立了教师信息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专家信息员队伍;实行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巡视制度;建立了教务管理网站、开通了处长信箱、编印《高教信息》、《高教文摘》,从队伍、制度、平台等多方面着手建起了一个多渠道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6高校教务管理方式的提升

教务管理牵涉到诸多的教学环节、教学因素、教学信息和统计资料,为了提高其有效性、准确性,扩大信息的互通性,教务管理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手段为支撑。我们通过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一套以教务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系统中包含了教学计划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教职工管理、排课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籍管理、教材管理等几大模块,通过该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方便教师上课、上成绩,而且也方便学生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状况查询等,更重要的使教务处的教学管理人员从从前繁杂的事物性工作中完全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务管理效率,使常规的管理手段完全实现了信息化。

7高校教务管理评价机制的构建

教学评价是教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其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管理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对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评价,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建立了按国家评估要求对学校教学工作定期进行自查、自评、自改、自建的制度。同时,还建立了院(系)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坚持每学期进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尤其是制订了《对教学院系量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年终时对教学院系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奖金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了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强化了过程管理和适时控制的效果。高校教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校教务管理体系通过上述措施和手段进行优化后,不仅在教务管理水平上有了较大改观,而且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