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冯小勇何宏强

兴化市水务局规计科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是指在农村土地的集中整治过程中,进行农田合理化的规划整治,形成连片的农田,利用成套的机械耕种设备,建立高产和稳产的生态农田,以其强大的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形成有规划的农田的政治和生产,建立现代化高标准的农田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田建设;措施

引言:高标准的农田指的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合理化的土地整治,由农田的基本集中整治建设,形成有规划,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的耕种发展。高标准的农业生产,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高效率的耕种,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发展,不断的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落后的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概念

1.1土地整治

土地修复是一种补救低效使用,不合理使用和未使用土地,恢复和利用生产,破坏和自然灾害破坏土地以改善土地利用的活动。土地整治的概念在国家土地整治计划(2011-2015)中统一,该计划于2012年3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为新一轮土地的筹备和实施提供了更有利的作用。基本农田是指根据农业产品对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是高产,优质的耕地的一部分。

1.2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厚层栽培,土壤肥力和肥力没有明显障碍,完善的田间排灌设施,高排灌保护,道路,森林,电力等配套,可以满足作物高产栽培,现代生产要求,如节能,节水,机械化作业等,实现可持续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农田。它体现在三个方面: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和高标准利用。

1.3现代农业

现代化的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管理下,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率,以现代化的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功能的发展。不断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实现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4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

中国土地整治的现代意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其范围,目标,内涵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治范围内,从分散的土地向集中的连续土地发展。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造由简单的补充耕地转变为建设性耕地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耕地数量增加。修复的内涵。以“三位一体的数量控制,质量管理,生态管理综合管理”;在整治方法已经从项目作为载体到项目,工程作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联动政策,工矿荒地复杂运用调整和利用政策等变化,土地整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平台。土地整理是协调中国人地关系,实现土地整理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自然整合的重要手段。

2高标准基本农田

(1)所谓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建立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的,适用于集中毗邻,生态良好,收获丰富,设施齐全,抗灾能力强的农村地区,与当地经营方式相适应。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规划为主导,适应当地情况,统筹规划,进行个性化整改。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反映农民的主体地位,又要坚持生态环境和农业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并汇总相关的农业相关资金,以集中投资。指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包括排灌,农田保护用地平整,天文路和生态环境维护五个项目。具体组织形式由政府牵头,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参与企业竞争,并由有关部门协调。然后,通过农民的积极参与,他们将履行共同的责任。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也是人类世世代代和享受生活的家园。她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也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继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真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粮食短缺,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建设中国高标准的基本农田。作为补充食物的重要途径,耕地不容小觑。可以说,基本农田的建设几乎是耕地的本质,也是确保中国粮食供应的安全底线。它承担着中国所有的食品生产任务。但是,目前中国的耕地面积非常有限。此外,一些土地利用模式是分散和混乱的,这使我们成为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率计划。施工有利于项目区农民的耕作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得到提高。规划设计项目区可以通过实施河道整治,排灌工程,土地平整,机械农场道路建设和通道工程生产,使当地人民受益。项目规划和设计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这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对策

3.1广泛宣传,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公众参与机制

在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相关工作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激发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建立和完善土地整治工作公众参与机制,为土地调整和交流,耕地整理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各种公告,宣传,听证和论证选择,充分聆听当地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视图。要发挥政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农民自愿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信息的开放,参与和反馈整合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改前,农民同意农民参与整改,整顿后农民满意。

3.2保障权益,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认证制度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只有掌握了证据,农民才能切实可行。为了充分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的基本权益,在确定权利时必须坚持“不减少利益”的原则。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农民承包的土地应当与施工前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同或者提高。在确认权利之前,有必要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确定项目区内各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和数量,明确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民承包土地的数量和地点。和边界,并由农民确认;土地所有权调整计划必须公布。耕地“一书两证”应尽快签发或者续签,“一书”是户籍簿,是向村集体发放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向村集体发放“两证”,即身份证和工作证。向农民发放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支持建立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才能真正造福人民,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3.3加强监管,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监管体制

只有加强后期管理才能有效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的最大效益。首先,根据谁的利益和关心原则,明确管理主体,管理责任和管理保护义务,处理固定资产转移,签订后期管理和保护合同二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管理队伍,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实际建设出发,建立监督管理小组,对基本农田进行监督,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信息披露和通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3.4强化领导,健全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体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涉及农业,土地,环保,交通,住房建设,水利等多个领域。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为此,要建立以“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土地建设,部门联动,总体规划,资金整合”的工作机制。国土资源局组建负责组织实施,水利和环境保护部门给予工程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负责后期恢复耕地肥力的技术指导,村和村民小组负责维护管理,政府给予良好的补贴管理情况。

结束语

农业的发展可以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确保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henXiaopeng.On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fChina'sFoodSecurity[J].农业经济,2012(3):14-16.

[2]刘可清.关于土地整理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考[J].资源.产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