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金州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2013年金州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周春景蒋延峰

周春景蒋延峰(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6600)

【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有针对性的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和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进行检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公共场所共监测495家,合格430家,合格率为88.5%;室内空气共监测1079点次,合格966点次,合格率为91.6%;公共物品共监测2728份,合格2696份,合格率为98.8%;室内空气共监测9241项次,合格9028项次,合格率为97.7%。结论金州新区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各不相同,应加强日常的监督监测及技术指导,确保我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符合要求。

【关键词】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公共物品卫生监测

【中图分类号】R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30-02

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是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1]。公共场所是公众相对集中的活动区域,人员的流动性大,容易引起疾病的流行和传播。为了解金州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一步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有针对性的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现对2013年辖区公共场所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金州新区495家公共场所,包括旅店214家,文化娱乐53家,公共浴室80家,理发美发148家。

监测方法与监测项目

1.2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检验除可吸入颗粒物(PM10)按照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执行外,其余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进行。室内空气监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照度、噪声、氨、细菌总数;公用物品监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1.3评价标准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64、9665、9666、9670-1996)进行评价,监测项目中有一项超标及判定为不合格。

2.结果

2.1不同场所监测结果

2013年对我区495家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和公共物品进行监测,综合评价合格率为88.5%,其中旅店业最低为84.1%。室内空气总合格率为91.6%,其中公共浴室最低为81.4%。公共物品总合格率为98.8%,其中理发美容最低为96.9%。见表1。

表1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

3.讨论与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金州新区公共场所总合格率为88.5%。室内空气总合格率为91.6%,监测项目总合格率为97.7%,高于相关报道[2],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氨、照度和相对湿度。公共物品总合格率为98.8%,较相关报道高[3]。

旅店业监测指标中不合格主要为相对湿度、照度、噪声。相对湿度受大气质量影响较大,还与通风换气不好有关,同时还与业主重视不够,未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有关。一些单位为了追求利益,将客房间隔成小间,空间狭小,影响了房间采光,人为的光照又达不到要求造成旅店业照度偏低。噪声不合格是因为场所多位于商业繁华区和交通主干道旁,房内未设置隔音设施或设施不全。

文化娱乐场所监测指标中值得关注的是二氧化碳。文化娱乐场所人员较密集,通风换气较差,加之不实施禁烟,造成二氧化碳等含量超标。公共浴室温度和照度合格率较低,与相关报道一致[4]。浴室更衣室温度标准规定为25℃,缺乏可操作性,加之未配备空调等温控设施,故温度合格率较低。照度不合格主要是更衣室采光不好且照明不足所致。部分理发美容店空间狭小,不注意通风换气,不能及时将营业中产生的氨、可吸入颗粒物等及时排除,导致超标。

现代社会,公共场所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5]。因此,在今后的监测中,针对公共场所暴露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卫生监督部门,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改正,从而确保我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符合要求,保障全区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潘爱明,蒋艳红,戴文生,等.2004~2009年枝江市会很充实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6):362-363.

[2]蔡津霖,徐卫平.泉州市丰泽区2011年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4):63-64.

[3]肖冰,徐丹,刘星.2009~2011年大连市公共场所公共物品卫生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3):221-222.

[4]彭一萍,李胜华,刘玲,等.乐山市中心城区2008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9,24(5)311-312.

[5]唐键梅.江阴市2005-2009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1):1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