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潘桂燕

潘桂燕(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1024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结果监测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得分评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多方位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老年;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2-0058-02

脑梗死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临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缺损或者语言能力缺损,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则会使病情更加复杂,预后更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行动不便、语言障碍、并发症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经济压力大,往往造成许多心理问题,不仅给治疗带来较大难度,更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大挑战,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配合医生完成常规临床治疗相关的护理工作,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此文是本人对综合病区收治的10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诊断明确、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正常交流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08例,均经头颅MRI或CT确诊,诊断均符合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995)[1],糖尿病均符合国际糖尿病诊断标准。将108例患者按照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60~85(76.92±3.96)岁;住院天数:10.42±1.35;对照组男23例,女31例;年龄60~88(75.28±4.36)岁;住院天数:9.69±1.52;2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2.1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更加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2.2评价及统计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ADL)[2]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分别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情况,以测定患者治疗效果和综合护理效果。统计分析应用SPSSforWindow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临床疗效比较分析,干预组治疗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L量表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心理抑郁出现的情况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

4讨论

4.1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护理4.1.1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日常护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要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体温、血压、瞳孔的异常变化及血糖的变化;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将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医师反馈,并给予相应处理。

4.1.2有效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根据Brade评估量表做好压疮风险评估,对高危人群应定时变换体位,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时,应抬起患者身体,尽量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对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皮肤及使用皮肤保护剂预防患者皮肤浸渍,减少皮肤潮湿、皮肤发红。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需及时提供营养支持。

本组病例长期卧床的患者较多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有效控制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遵医嘱按时静脉输注抗生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应做好气道湿化,必要时给予吸痰;加强口腔护理等干预措施。

4.2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4.2.1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者自理能力受限,因此日常生活护理如大小便、换衣、擦身、翻身、就餐等要及时给予协助。

4.2.2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最基本的措施,合理控制饮食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增进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要在家属的配合下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饮食习惯来指导患者每天的用餐情况,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分、脂肪的摄入,同时注意调配饮食、增加蔬菜等高维生素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4]。

4.3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抑郁和焦虑情绪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超过67%的患者有轻重不一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的出现[5]这主要是因为肢体的运动受限、生活节奏打乱,人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正确面对,大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的发展、治疗、预后往往没有认识,更加容易出现不知所措和焦虑情绪。另外有些患者还会因为环境的陌生等出现孤独寂寞感、无价值感,甚至出现前途渺茫和心灰意冷感,进而不积极配合甚至抵触治疗,这些对于治疗的效果和开展都是非常不利的[6]。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

4.4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4.4.1主要沟通方式和态度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与患者、家属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和爱好等情况,对于患者的倾诉要认真聆听并且做出积极反应,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语气要诚恳、态度要温和,逐渐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

4.4.2及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予以解答,要让患者产生治疗的希望并能积极配合。要采取有效且多样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详细介绍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方法及效果,查房时多问候、多鼓励,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3根据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和病情特点,针对性地选择护理方法要充分了解并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要和家人紧密配合,积极进行补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让患者在逐步好转中树立治愈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7]。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后,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亦能减少心理疾患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各类精神疾病临床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5):316-318[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4[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224.[4]李玉春.6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8.149(4):111-113[5]KindAJ,ThorpeCT,SattinJA,etal.Providercharacteristics,clinical-workprocessesandtheirrelationshiptodischargesummaryqualityforsub-acutecarepatients[J].JGenInternMed,2012,27(1):78~84.[6]李国宏,耿德勤.护理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91-193.[7]王静.浅谈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3,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