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任忠星王新

任忠星RenZhongxing;王新WangXin(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157011)

(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Mudanjiang157011,China)

摘要:高校后勤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其服务的质量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每一阶段,都直接关系着后勤保障质量,直接关系着高校后勤精细化基本目标的实现。

Abstract:Universitylogisticsshouldertheimportanttaskofprovidinghighqualityservicesforteachers'teaching,researchandstudylifeofteachersandstudents.Thequalityofitsservicesisdirectlyrelatedtothevitalinterestsofteachersandstudentsandrelatedtoschool'sdevelopmentandstability.Everystageofthereformofsocializeduniversitylogisticsaredirectlyrelatedtothequalityoflogisticssupportanddirectlyrelatedtotherealizationofthebasicfinegoalsofuniversitylogistics.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勤保障

Keywords:universitylogistics;socialization;logisticalsupport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304-01

0引言

高校后勤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与优质服务的重任,其服务与保障的效能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的效能水平距新时期高校形势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及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后勤工作者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建立评价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后勤工作队伍,以形成新的格局,产生新的效果,创造新的效益,促进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解析高校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以社会承担为主,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我们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首先高校后勤应当进入市场,使市场成为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主要,将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应由政府引导、以社会承担为主。政府对高校后勤服务应起到宏观调控和扶持作用,将高校后勤服务行业回归社会,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为高校减轻负担,以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再次,社会化的高校后勤必需满足高校办学需要,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好服务。最后,社会化、市场化的高校后勤的组织形式是企业法人化,而不再是学校的附属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其主要任务是: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来办后勤,取消学校办后勤的功能;建立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学校规范、舆论监督、师生参与相结合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做好政府的引导工作,加快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推进高校后勤行业管理,完善必要的改革配套政策。

2高校后勤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在学校整体工作的地位以及学校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提高,但师生员工对学校后勤工作不满意、认可度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矛盾还时有发生。

后勤服务与保障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特别是一线生产和服务工作,部分后勤干部职工在工作上有厌倦情绪,对师生员工的需求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上不够端正、行动上不够迅速,工作拖沓迟缓,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的没有及时完成,影响了后勤工作效率。受规模扩张建设特别是新校区建设带来的资金影响,学校对后勤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或者投入不及时,致使后勤硬件设施更新缓慢,育人环境改善不大,教学条件没有得到及时保障,维修改造项目没有及时完成,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正常进行。

后勤服务与保障的效力不大。主要表现在:后勤干部职工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工作中有避重就轻、消极浮躁情绪,有时缺乏原则性和执行力,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决议、规章制度时还有不到位、不全面的环节,降低了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受“大锅饭”、“等、靠、要”等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后勤干部职工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及推行管理改革上有抵触情绪,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清、处理不够得当。后勤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还没有真正打破“平均主义”,还没有真正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有真正将后勤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与个人收益相挂钩,缺乏工作激情和必要的竞争意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合同用工关系还不够和谐,影响了后勤生产力。

3加强后勤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产权是对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的统称。通俗地讲,产权问题就是“资产”的问题,就是“物”的问题。高校后勤资产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宾馆、招待所、商业用房、后勤所占用的土地以及与后勤配套的机器设备、办公桌椅和低值易耗品,等等。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大多数高校的后勤保障实行了管办分离的模式。后勤实体逐步从学校行政体系中脱离出来,自主经营。一些做得比较彻底的高校,后勤实体注册成为企业,通过合同关系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对这些物资的产权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4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高校的后勤工作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生活、技术、经济及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推行高校后勤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手段:一是精细化的操作,制定后勤管理规范和规程,要求每个员工都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规范规程,从而让学校的基础运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精细化的控制,要求后勤管理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控制好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业务运作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三是精细化的分析,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物资的购置、使用、管理计划。总之,要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合理设岗,实行分工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后勤工作尤其是后勤社会化建设与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时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拓宽视野,努力建设一支让学校满意、让师生满意、让职工满意的后勤保障实体,为高校整体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