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乔艳卓

乔艳卓

(中国医科大学鞍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爱婴病房的应用,防范护理缺陷。方法:根据爱婴病房存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引入病房管理中,确定风险管理内容,完善并制订各项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服务,对科室人员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及思想道德建设。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加强质量监督,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结论: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消灭缺陷,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风险管理爱婴病房护理缺陷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29-02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1]。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在新生儿护理中也存在许多的风险与护理缺陷。新生儿是指从胎儿娩出至结扎脐带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这一时期的新生儿因胎儿脱离母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生理调节及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等疾病,尤其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到7天内,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约占婴儿期死亡的70%左右[2]。住院期间一旦发生新生儿死亡病例,将会给婴儿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与损失,医护人员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及风险,给医院与社会带来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爱婴病房的风险管理,尤其是加强新生儿的风险管理是防范各种护理缺陷,提高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1分析

1.1不断强化科室制度建设与质量监控完善、详尽的规章制度,是各项护理工作的保证。成立爱婴病房的一级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健康宣教制度、爱婴病房护理常规、与分娩室交接新生儿等各项护理工作流程,让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质量管理层层相叠,环环相扣,责任到个人,职责分明。作为一级质检的工作人员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同时护士长应多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及主人翁的工作精神,更好地做好每项工作。

1.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修养,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素质。发现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态度,应随时纠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更加富有同情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切实履行“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的神圣职责。

1.3强化专科护理学习,提高专科技能及护理观察能力妇产科护士不应只有“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操作),还必须精通“三专”(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为不断促进产科护理质量,应有计划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复训与考核,如产科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新生儿复苏知识技能培训与考核、新生儿观察与护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等,提高产科护理专业人员的三专水平。

1.4杜绝惯性思维以及“想当然”的做法在临床工作中,年资较长的护理人员往往因出现惯性思维对特殊情况的估计不足而出现护理差错事故。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疾病的评估能力,以及提高对疾病发展的可预见性,例如对于反应差的婴儿可请医生检查,暂时不予常规的每日沐浴以防止受凉导致加重疾病,或不接种疫苗以防止药物的毒性反应引发或加重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评估及风险的可预见性更愈发的突显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能力的高低。

1.5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及母婴安全教育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有极高的需求,孕产妇配合治疗和护理对预防新生儿的疾病与死亡具有重要作用,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护理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的时机与形式对孕产妇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

1.6护理操作中要做好三查七对并做好细节护理严格三查七对表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收送婴儿沐浴或其他护理操作时,应坚持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并及时查对婴儿识别带或手圈缺一不可,沐浴时不可同时脱掉多个婴儿衣服,应逐个拆开清洗,随时包裹好,并随时查对;沐浴期间,应随时调节水温,防止过烫过冷,注意观察婴儿哭声、反应、面色等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沐浴期间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外出,亦不可有非工作人员进出。在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时,应认真核对姓名性别,查对有无发热、皮疹、早产、体重过低等禁忌证,严格掌握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注射剂量,做好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

1.7做好新生儿护理文件书写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布实施以来,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的增高,举证倒置法律原则的出现,使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成为医疗官司的证据记录[3]。在新生儿的护理文件中,新生儿的护理记录单成为新生儿护理文件的重中之重,护理记录单的记录是应新时期护理管理的客观需求所出现的记录,在我国护理界尚处于新生事物,这就更加要求护理人员随时学习。对于新生儿记录,因新生儿会随时发生各种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严密详实记录新生儿的护理变化、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及书写能力,避免遗漏、错写、涂改等情况[4]。

1.8抓好关键时间关键环节管理有资料显示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最容易发生在夜间、午间以及交接班期间,因此应做好这些薄弱环节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巡视,严格床头交接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结果

一年来经过加强婴儿室管理制度的修整与完善;对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以及对医护人员的风险教育和医德法律教育,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认可及积极的配合,患者的满意率由去年平均97.2%提升为98.8%,在院新生儿的死亡率一年来为3‰左右,全科的护理安全性大为提高。

3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的高风险科室,由于产妇及家属对分娩期间母婴风险的认知性较低,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较高,风险管理非常严峻的摆在管理者的面前。通过推行风险教育及强化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及抗风险的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相关工作制度得以制定及完善,护理的基础技能及专科技能进行考核与培训得到注重,使护理人员加强了慎独与自律,工作细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是保障产科护理质量的关键,从而进一步确保母婴安全,儿童优先这一服务宗旨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廖容,王石,刘志霞.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9-40.

[2]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护理研究,2003,17(7):789-790.

[3]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四川医学,2006,27(2):207-208.

[4]蒋苏月.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