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贺秋霞

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术后14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有效应用,能显著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

关键词:系统功能锻炼指导;锁骨骨折;功能恢复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型,因离体表位置较浅,故易因直接暴力作用而发生骨折[1],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生率有所增高,锁骨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5%,占肩胛带损伤的44%【1】,好发于青少年,常见受伤机制为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或横形骨折,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对肩关节进行较长时间的固定有可能继发肩周炎,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常因害怕疼痛、担心骨折端再移位等而怀有恐惧心理,不敢进行主动活动,这种情况不仅会延缓愈合、使肿胀不易消退,还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而形成肩周炎。因此,术后早期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可改善患侧上肢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恢复关节功能,促使锁骨骨折早期愈合。针对我科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我们在其术后早期给予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11-72岁,平均39.7岁;受伤原因:高坠伤12例,车祸伤47例,摔伤21例;受伤部位:左侧41例,右侧1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临床表现:肿胀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在锁骨周围各肌群的牵拉下锁骨近侧端发生冠状和(或)水平移位[2],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移位明显。合并症:合并肩胛骨骨折5例,合并肋骨骨折7例,,合并同侧肩袖损伤3例。本组60例患者均采用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1.2功能锻炼指导

1.2.1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手指、腕关节轻微的屈伸活动和患肢钟摆运动。首先进行手指轻微屈伸训练,术后24h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协助其进行坐位或站立的练习,不能站立的患者,让其采取坐位,将健侧趴在桌面上,患肢悬空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能站立的患者,鼓励患者弯腰,将患肢自然下垂,并向前、后、左、右摆动。摆动时速度不宜太快,且应均匀摆动。指导病人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活动,如握拳、抓空增力、五指起落、腕关节的背伸屈曲等,每日2~3次,每次每个动作做12~24次,循序渐进,预防关节黏连和肘关节强直。忌肩关节主动运动。

1.2.2术后1~2周,指导患者进行爬墙练习和肩关节旋转运动。指导患者面对墙站立,患肢向前伸直,尽力向上爬。练习5~10min后,指导患者侧身站立,患肢进行外展伸直,向上爬行,每日2~3次,每次每个动作做24~36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度。缓慢均匀的进行肩关节及肘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及前屈等多功能训练。

1.2.3术后3周,指导适当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由等张收缩逐渐过渡到抗阻力锻炼。方法:①站立时手臂上举,将健侧手指插入患侧手指,举过头顶,反复进行3~4次,每次间隔10秒。患者平卧时进行前屈锻炼,即平卧时健肢帮助患肢向上抬过头部,达到同样的效果。②指导患者进行内外旋运动,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内旋运动即将患肢背在身后,用健侧手握住患肢手向上摸对侧的肩胛骨;外旋运动即用患肢横过面部去摸对侧的肩部和耳朵,可以拉开软组织粘连,改善肌肉功能。

1.2.4术后2月嘱患者肩关节开始进行由小到大的负重训练。进行肩、肘关节全方位功能锻炼,如上肢回旋、外展指路、后伸探背、弯腰划圈等,每日2~3次,每次30min。功能锻炼时应保持正确姿势,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锻炼都要坚持,肩关节活动范围应由大到小,频率由少到多,逐渐到肩关节多功能的综合锻炼。在功能锻炼恢复过程中,应保持平静的心态,忌急躁,活动幅度不能过大过强,以免造成身体不必要的损伤。

1.3效果评价

运用Constant综合评分法,即疼痛、肩锁关节活动范围(包括内外旋、屈曲、外展)、日常活动等进行锁骨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其得分与功能恢复情况成正比。

2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锁骨骨折以中外1/3连接处最多见,一般在术后4周即可痊愈,若术后缺乏功能锻炼可能导致肩关节不灵活,手臂无法抬高过头等。部分单边骨折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两边锁骨不对称。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日常起居由健侧完成,导致健侧出现肌肉发达情况而使两边手臂不对称。同时还会出现两边肩膀不平行,一边高于另一边的情况。因此早期功能锻炼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恢复肌力,增加骨折端的应激能力,增快骨折的愈合速度。通过术后早期系统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各种肩关节旋转运动、爬墙运动等全面的练习计划,有效地提升了骨折愈合的稳定性,防止肩关节粘连等诱发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5]。早期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患者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