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毛诗依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小学德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渗透作用,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对提高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达到培养小学生优良习惯道德修养的德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德育;应用;启示

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个“复数的传统”,儒、释、道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文化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都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依然具备合理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进行重新定位,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功能。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不仅是小学德育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当前小学德育实施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全国各小学把德育队伍的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做到了真抓实干。但当前这项工作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没有非常完善、统一的标准文件可以参考,因此在各小学中,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和效果并不一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现如今某些地区、某些学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很多教师没有彻底地认识到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认为德育是学校德育处的工作。其次,小学在德育管理工作上有着严重的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化的问题,没有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来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当前我们的德育工作大都是在说教、喊口号等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而不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德育教学总是浮在空中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当中,不仅为弘扬传统文化开辟新的路径,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当代小学德育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为小学德育教学带来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有助于明确学校德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内容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是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展开的,学校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基本目标,将“传承经典文化,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教师熟悉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文化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在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质,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指明方向。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虽然小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价值”、“人生”、“理想”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小学生们已经对金钱、责任感、幸福、诚信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认识为孩子未来的人格形成和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三、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德育教学的具体应用和路径选择

(一)完善教育体系

1.更新德育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师资水平

首先要更新教学目标,建立全国统一的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每个小学被允许在国家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在小学德育当中。同时,教师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牢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平常的生活中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工作。

2.分学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体与心智发展的程度将教学划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教学,在根据相关标准的需求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着重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和动机。

(二)重视课程安排

1.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课本是德育教学的物质文本,教科书担负着德育知识和教育价值引导的双重任务。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教科书的有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对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设计传统文化显性的德育课程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应用应该被设置为显性课程。提供直接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直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确保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科目内容可以包括古代哲学、伦理道德思想,爱国主义为主体的优良精神等。必要的课程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三)开展相关活动

1.学校活动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需要积极开展活动,尤其是举办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可以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时间、班级班报设计以及班级课外活动等,并结合各个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2.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对小学这个阶段来说,经典文学名著向来是学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班会开展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以游戏、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

3.尊重学生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心态,发现他们头脑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背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他们关注的问题切入,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依靠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一些难懂的文化知识转换成轻松活泼的动画,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和智慧的结晶,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已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更方面都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依托科学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小学德育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枯燥等问题,进而激发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修养。

参考文献

[1]孙锦玲.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

[2]连作鹏.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35).

[3]余秀娴.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

[4]卢蓉惟.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5]左超媛.试述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6]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

[7]吴科.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A].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